首页  >  视觉频道
   公众微信:Asxsjz
山西隰县:“非遗”消夏 尽显传统文化魅力   2022年07月25日10:41

标签:非遗 传统文化

 

  7月23日,隰县城南乡千家庄举办消夏文艺演出,村民们表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响铃高跷和花伞秧歌,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享受了传统文化的盛宴。

  隰县千家庄响铃高跷源于清朝末年,因跷腿拴有响铃而得名,是当地百姓在春节、元宵节闹红火时的重要文艺形式,以其新、奇、独、难的表演特点最被人称道,表演时进行跳桌子、上高台、叠罗汉、劈叉、拉骆驼等高难度动作,百余年来,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多次受邀赴各地演出。

  隰县花伞秧歌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它起源于我国古老的祭祀活动。清朝初期,陕北逃荒难民把花伞秧歌带入隰县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向神灵祈福,祈求平安。后被隰县民间艺术所吸收,融合,逐步变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广场大型民间歌舞表演的艺术形式。因执伞者手持花伞领头舞蹈,故称“花伞秧歌”。

  ■整理编辑:张春颖

  ■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郝微微

      版权声明:视觉志稿件系山西新闻网原创首发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严禁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合作微信:kingbackL

少林摄影僧13岁旅居海外 28岁成最年轻住持

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的台前幕后

武警朔州:2016警营影像 铁血丹心铸军魂

图片故事:太原工地上的“洋媳妇”

本网摄影师实拍民间艺术——“风火流星

智障女30年寻亲未果 八旬老妪携子照料似儿媳

护士唤醒植物人母亲 北京专家曾建议放弃治疗

图片故事:整形医生15年丰胸4000例 年薪百万

90后海狮驯养员 每天和海狮相处12个小时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