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频道
   公众微信:Asxsjz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图片精选(2019.02)   2019年03月01日08:50
  • 在元宵节期间,我省各地纷纷上演热闹的庆祝活动。山西新闻网视觉部特组织了11地市的百余名特约摄影师,用大家的镜头带你看元宵节欢庆盛况,和你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摄影师:聂建伟 史云平 孙燕 田兆云 杨立国 乔晋春 段子伟 吴继才 张向东 马双龙 姚中吉 王稳锁 张斌华 齐文辉 贾承斌 杨钦 周福荣 郝仁喜 王超 李现俊 赵五明 李雄杰 杨德新 王辉耀 白建斌 郭建华 康宏玉 周利平 南志平 赵延军 付宇林 魏晓欣 刘亮亮 赵海斌 李鹏程 鲍晓峰 聂行明 闻进 路宪政 李子中 胡波 李强 李红 杜爱清 赵福胜
  • 《目连戏》作为元代到清代翼城县南撖村的古老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有“戏祖”之称。自1961年停演后失传57年,于2018年元宵节重新组队表演,今年元宵节首次在南韩村东岳庙集中演出。全村200余名老百姓踩着春雪聚集到东岳庙观看演出。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强 胡波
  • 2月13日晚,太原市2019年第一场雪姗姗而来,山西省多地迎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大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将三晋大地装扮成一幅洁白素雅的画卷。来自本网11市的特约摄影师,带你去看雪景中的人事物,尽享赏雪乐趣。摄影师:段子伟 姚中吉 周利平 王红兵 周福荣 付宇林 陆伟红 赵海斌 吴继才 杨立国 杨利 张蕴强 张耀宇 闫海斌 郭建华 李现俊 史云平 鲍晓峰 潘文军 王辉耀 孟帅 苏亚兵 李红 王超 王雪萍 杨德新 赵福胜 曹剑华 赵五明 宿虎云 邓立志 胡波 贾承斌 李强 李雄杰 刘应龙 吕青月 袁晋锋 郝赫 杜垚
  • 申云岗,山西省泽州县大东沟镇人,初中毕业后曾帮助父亲打理五金交电门市部,后来进城做起矿山机电生意,靠着诚信勤奋,生意有起色后,申云岗开始做公益。2019年1月11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筹划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在晋城市开办了公益素食馆。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贾承斌 刘高潮
  • 家住翼城县的丹红军、买玉翠夫妇用传统手工做元宵已有十五年之久。据俩夫妇俩说,家里上辈老人就开始做手工元宵。当初老父亲带领全家老小十余口人齐上阵做元宵,手工做的元宵,香甜可口有嚼劲,曾经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名优小吃”。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 吕青月 毕东华
  • 2月20日,平型关村秧歌队在平型关长城上进行秧歌走秀活动。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周利平
  • 坐落在太原的天龙山公路全长29.5公里,垂直落差高达350米,从空中俯瞰,就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十分壮观。由于天龙山公路很多路段都是绕山而行,而且有些路段拐弯角度较大,形成了如今的旅游公路,走红网络,受到不少旅客的青睐。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郭世民
  • 黑鹳,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近年来,随着太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渐渐吸引了许多鸟类,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就有近十只珍贵的黑鹳来到太原市汾河岸边,为广大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带来了一份意外之喜。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张向东
  • 太原北站,于1933年启用,隶属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处于石太线的终点,西山、太兴、兰村支线的起点,北面与北同蒲线相衔接。车站等级为一等站,技术性质为编组站,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主要办理石太线、南北同蒲线、太兴线、西山支线、兰村支线各衔接方向旅客列车的到发、货物列车的接发和编解作业,并在晋煤外运中起着重要作用。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王红兵
  • 窗花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春节家家都要扫房子,糊窗户,贴窗花。在崞阳古城,至今依然有画窗花的手艺人,他叫刘瑞光,今年68岁,从十三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画窗花已经55个年头了。刘瑞光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专注到这个正在渐渐消失的手艺上,让记忆中的民俗能够留下来。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聂建伟
  • 迎泽公园在近几年通过改建后,现在脱胎换骨,呈现出一番古色古香,风味别致的景象。元宵节前后游人络绎不绝,夜间宛如到了不夜城,又像进了故宫的一隅之地,长廊蜿蜒,雕梁画栋,高处俯视,七孔桥以南的南湖周边,亭台楼阁、廊檐俱辉。除了原来的藏经楼外,新增的许多明清风格的建筑布局雅致,在夜间灯光的辉映下,让人流连忘返。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鹏程
  • 申少帅,今年31岁,山西省潞城翟店镇西天贡村民,长治义工,2018年5月发现得了白血病m5型,进而肝脏真菌感染,高烧不退,连续在医院住院治疗了3个月,才暂时脱离生命危险。虽有医保,但各项自费项目就花去20多万元。由此欠下巨额债务。2019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少帅的女儿走上街头,通过卖花,为父亲筹备治疗费用。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 踢鼓子秧歌流行在山西北部,形式分为硬架子秧歌、软架子秧歌、南山秧歌等。神池踢鼓子秧歌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春节期间,无论县城乡村,天天都可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每日都能看到规模不同的“踢鼓子秧歌”队伍。观者人山人海、盈街堵巷,热闹非凡。正月初八,本网特约摄影师走进神池南庄子村和窑子上村,记录了神池踢鼓子秧歌表演闹新春的热闹场面。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聂新光
  • 春节期间,山西太原长风商务区,进行了“锦绣之旅”大型多媒体建筑光影秀,在山西大剧院建筑体上,变换着各种美丽的图案,夜幕下显得五色斑斓,色彩流转,人们领略到锦绣龙城的发展,让省城的人们欣赏到光影的艺术,感受到别样的春节。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田兆云
  • 2月17日,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董村女子腰鼓队在西村岭体验黄土高坡的心驰神往。在被称为“华夏第一都”夏县禹王城遗址青台角下的尉郭乡西董村,由十几位中年妇女组成的女子腰鼓队,几年来以其独特而又精湛的表演艺术,活跃在夏县各种活动现场,她们都是农村妇女,农闲排练,农忙生产,参加县乡村演出从不计报酬,让文化艺术惠泽当地群众。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姚中吉
  • 元宵节期间,忻州繁峙县前所村的社火活动别有趣味,除了传统的秧歌、挠阁、高跷、锣鼓外,还有当地特色——“炮打灯官”和“水洗灯官”。“水洗灯官”即青壮年手里端着盛满水的脸盆,泼向骑马的灯官。继而后把一盆盆冰水泼向周围人群,意在迎福纳吉。如同冬季里的泼水节。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周利平 侯晋帅 陆彤
  • 平定下董寨村属娘子关管辖,位于娘子关以西约七公里处,史称董卓垒。据专家考证,由于地处战略要地,这座已有千年历史的古村寨在唐朝时就是重要的军事驿站,携带紧急文书的信使到此换马不换人,稍作休息后又策马扬鞭疾驰而去。随着时代的变迁,“跑马排”逐渐演变成当地的一种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赵五明
  • 面塑,也叫“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面塑最盛的季节则是农历过年时,每家每户捏塑的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应有尽有,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而且还可以食用。太原市草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仕女面塑传承人赵翠莲,今年50岁,自幼看母亲制作花馍,年深日久,耳濡目染,深深喜爱上了这一技艺,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深造,赵翠莲掌握了面塑的精湛技艺。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 闻进
  • 2月24日,农历正月二十,稷山县大佛寺张灯结彩,迎来上百年的传统登高节。大佛寺又名“清凉寺”,位于稷山县城东北方向,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其大雄宝殿内有一尊依土崖而雕的释迦牟尼佛像,高20余米,宽6.7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 从当日凌晨开始,当地百姓及附近周边县市的上万名群众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敬香祈福,登高踏青。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史云平
  • 近日,陕北安塞腰鼓来到朔州,震耳欲聋的鼓声,矫健威猛的舞步,为朔州人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据了解,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刘海东

标签: 山西新闻网 视觉志 图片精选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2月点击率排名TOP20精选稿件。

  ■栏目主编:刘昱

  ■整理编辑:张春颖

  ■投稿邮箱:sxrbsjz@126.com

  ■图片新闻热线:0351-4281473

  ■微信公众平台号:Asxsjz

      版权声明:视觉志稿件系山西新闻网原创首发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严禁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合作微信:kingbackL

少林摄影僧13岁旅居海外 28岁成最年轻住持

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的台前幕后

武警朔州:2016警营影像 铁血丹心铸军魂

图片故事:太原工地上的“洋媳妇”

图片故事:90后女纹身师——为梦想坚守

本网摄影师实拍民间艺术——“风火流星

智障女30年寻亲未果 八旬老妪携子照料似儿媳

护士唤醒植物人母亲 北京专家曾建议放弃治疗

图片故事:整形医生15年丰胸4000例 年薪百万

90后海狮驯养员 每天和海狮相处12个小时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