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山西新闻网 视觉志 图片精选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3月点击率排名TOP20精选稿件。
■栏目主编:刘昱
■整理编辑:张春颖
■投稿邮箱:sxrbsjz@126.com
■图片新闻热线:0351-4281473
■微信公众平台号:Asxsjz
版权声明:视觉志稿件系山西新闻网原创首发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严禁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合作微信:kingbackL


- 吴青荣,山西汾阳90后女孩。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学习企业管理毕业后回到老家,放弃同龄人为之羡慕公务员工作,只身一人在太原开办了一家高级定制服装店,至今已三个年头,旺季时月入达20万。山西新闻网记者:刘昱
- 岳丙寅,字泽峰,是岳飞三十二代后裔世孙。1968年出生于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小学文化,16岁始师从同村岳平新学艺。因他从小就酷爱泥塑彩画艺术和热心乡村文化,作品遍布上党地区。被人们亲切的称为“乡村泥土艺人”、“岳大师”。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 刘文涛,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刘文涛之唱功扎实,嗓音圆润甜美,或低吟浅唱,或高歌猛进,歌声均极具感染力。2017年,她代表山西文学艺术界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成为我省近8年以来唯一登上“百花迎春”舞台的歌唱家。山西新闻网记者:苏航
- 2月28日,山西省河津市僧楼镇北方平村一支550人的大型锣鼓队伍正在为元宵节进行紧张排练,500多人身穿唐朝战服,敲打《唐王出征》的鼓点,强劲有力、威风凛凛,震撼人心。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吴云生
- 宁枝尔,今年93岁,6岁开始裹脚,七八岁就学会绣花,一生性格开朗,为人和善。老人讲起裹脚的历史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她说:“裹脚生疼,冬季土坑要烧柴加温,晚上睡觉时就只能把脚吊起来。”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杨德新
- 元宵节期间,山西省柳林县高家沟乡宋家寨村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村寨中、窑洞前、黄河岸边,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在热闹喜庆中进行社火表演。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吴继才
- 元宵节期间,山西省代县峨口镇准备登“挠阁”的小演员,在家人的陪伴下,身着古装服饰,表演民俗节目——峨口挠阁。据了解,峨口挠阁作为山西省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表现了淳朴的民俗民风。它们摆出各种奇姿异态纷纷呈现给大家,美不胜收。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潘文军
- 近日,随着气温的回暖,三门峡陕州公园内的梅花已然开放,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游人前来赏花。那含苞待放的梅花,娇小而可爱。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鞠,像初生婴儿般可爱;有的青春的气息四处洋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般动人。摄影师:吴俊恒
- 元宵节期间,山西省曲沃县举办社火展演活动,现场舞狮、秧歌队、腰鼓队等表演为辖区居民带来了具有浓厚年俗味的文化表演,在节目中,演员们全情投入,展示着自己最最积极的一面。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乔晋春 杨立国
- 山西省长子县南漳镇西南呈村,这里最后一家蜡烛作坊的主人叫王书堂,今年57岁,妻子胡爱萍,53岁,夫妻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现都已成家。作坊主要由妻子打理,蜡烛生意逐年在冷淡。王师傅无奈的说:“蜡烛这活在这里主要是冬天才做,就一两个月光景,弄不好还会赔钱,孩子们都劝别做了,可总还是放不下这几十年对蜡烛的感情,也说不准哪天就放弃了。”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 在柬埔寨暹粒地区,路上行驶着许多各种各样的摩托车,这类车是当地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夜间走在街上,摩托车的不断穿梭像是夜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本网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这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郭世民
- 2月26日,正月十一。隆化镇分北撖和隆化两个片,先后举行了元宵节社火表演。目连戏、转身鼓、耍五毒、浑身板等传统非遗节目闪亮登场,成为今年隆化镇各村闹元宵的重头戏,深得群众喜爱。摄影师:李 强 胡 波 赵天柱
- 山西省交口县水头镇以北有个村子广武庄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全村人都要到龙树下焚香上供品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广武庄村家家户户准备好各种祭品用来祭祀龙松、剃头、抬罐罐,这种习俗一直沿袭了一千九百多年。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孙燕 刘建忠
- 3月8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迎来了第108个妇女节。摄影师用镜头记录这些平凡的女性。女人如花,在平凡的日子里独自起舞,在散淡悠然的境界中品味生命底蕴的存味。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刘建平
- 3月初,朔州太平窑水库迎来了首批在南方越冬,飞回北方繁殖的候鸟。据了解,其中有三十多只天鹅以及数百只豆雁,它们在仅有的一点水面上觅食。随着气温的回升,冰面消融,将陆续有大批候鸟飞来。它们将在这里停留约一个月,补充体能,继续向北。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刘海东
- 在吕梁交城县覃村,制作琉璃咯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高世俊是现有琉璃咯嘣世家的传承人,16岁开始制作传统琉璃咯嘣,多年来用老工艺苦心研究出好多新品种,增加了琉璃咯嘣的花色。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田兆云
-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皮薄馅满,味道甘美。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元宵节前夕,元宵店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 相对于年轻人青睐口感细腻的汤圆,中老年人还是钟情于传统的北方元宵。 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红
- 行走在临县的各个农村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农村妇女辛勤劳动的画面,她们无怨无悔的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辛勤的汗水实现人生的梦想,在奔向富裕的路上大显身手。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刘众民
- 3月6日,国际三八妇女节前夕,山西省襄汾县公安局举办了“庆三八、展风采”活动,来自基层一线的女警们通过参加踩气球、无敌风火轮、接长龙、动感单车骑行等趣味游戏,不仅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缓解了工作压力,而且锻炼了身体、娱乐了身心,过了一个快乐的“三八”节。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现俊
- 卦山,位于吕梁市交城县城北3公里处,因山的形状酷似八卦而得名,是融自然风光和前年古刹为一体的山西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宁巍峨、华严道场而闻名。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吴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