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频道
   公众微信:Asxsjz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图片精选(2016.04)   2016年04月29日14:24
  • 4月23日,山西开阳黄河水蚀浮雕景区,四名裸身模特在2亿多年前自然形成的崖壁浮雕中穿梭展示人体行为艺术,以此来呼吁公众保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山西新闻网记者:刘昱 宇巍 特约摄影师:胡波 摄影报道
  • 本网特约摄影师在忻州顿村拍摄一组古风人像照片,在杏林间,模特身着古风服饰,与杏花遥相呼应,唯美纯真,展现了古代美女的时尚美。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王鹏飞 摄影报道
  • 张金清,今年71岁,山西省临汾翼城县人。从部队转业后,在翼城县城建局工作,担任绿化队队长。退休后对花草钟情不减,2008年,他在翼城县中卫乡西彰坡村以每年4000元的价格租了4亩地,开辟了一个牡丹园,与牡丹结下了浓浓的情缘。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胡波 摄影报道
  • 崔春林,今年86岁,出生在山西省灵石县冷泉古村。一生育有四男四女八个子女,子女们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同其他村民一样陆续从冷泉古村迁了出去,但他一个人仍然坚守在老村生活,因为他割舍不下对村子那份浓浓的情感。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胡波 摄影报道
  • 在山西省临县碛口镇南边的凤凰山上,有一处古老的村落,民居古色古香,洋溢着雅风瑞气,是清中叶以来,日渐富裕的李氏家族依山就势,从沟到顶,建成的9种造型不同,风格殊异的建筑群。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刘众民 摄影报道
  • 果儿,90后女孩儿,高中学生时代,就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在太原后开办了一间舞蹈工作室做夜店领舞DS的教练,不但负责教课,还通过之前在酒吧夜店的人际关系,帮助学员可以学成之后就去面试,争取机会上岗。山西新闻网记者:刘昱 摄影报道
  • 在山西省阳曲县东黄水镇,有这么几位乡村医生,他们不但全家上阵行医,而且还担负着村民健康的职责,这就是王丽华一家。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胡恒源 摄影报道
  • 现年60岁的王连珍是山西省岚县土峪乡下陈家庄人。他有一手常人不会做的手艺绝活,就是为骡马驴等牲畜铲蹄。虽然现在机械代替了牲口,但驴骡这些畜力在山区农村仍有一定的数量。牲畜蹄子如同人的指甲需要修剪,村民一个电话,老王便会带上自制的工具应邀上门。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子中 杨兴民 摄影报道
  •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太原市滨河湿地飞来了相思鸟,它们在树枝中唱,在草丛中跳,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同时也引起了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精彩的画面。摄影师:王世瑛 摄影报道
  • 珐花又称为“珐华”,是山西民间工匠对这种陶瓷器的称谓,也是琉璃的一种。阳泉平定县常家沟的陶艺企业逐步研究并恢复了珐花器的工艺制作流程,并聘请珐花器传承艺人甄国民老先生作为工艺总监,加以传承。摄影师:王伟 摄影报道
  • 戏曲头盔是一种民间纯手工技艺,梁翠云是省内独一家手工制作戏曲头饰的手工技艺传承人,原是山西省晋剧院戏曲头盔制作师。她从事戏曲头饰制作已有三十多年。梁翠云成为山西省非遗制作戏曲头饰的传承人。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田兆云 摄影报道
  • 4月9日上午,太原市大唐实验小学四年二班50名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八路军纪念馆。在这座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近距离感受八年抗日战争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深切缅怀在那段峥嵘岁月里奉献宝贵青春和生命的先烈。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倪松 摄影报道
  • 吴百锁,1957年出生,山西新绛县人,钟爱木板年画,为了保护和抢救古绛州木板年画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他和妻子李华把所有的精力全部倾注在木板年画的保护、收集、整理、和研究上。山西新闻特约摄影师:胡波 南志平 摄影报道
  • 苍鹭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体形较大,飞行姿态优美,一般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在我省吕梁市方山县一条普普通通的山沟里,由于当地百姓对它们的爱护,竟在此生活长达三十年之久,成为了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摄影师:王世瑛 摄影报道
  • 4月16日20点30分,昆仑决之城市英雄全民格斗挑战赛第六场比赛在太原国辉运动俱乐部拉开。此次比赛共有12名选手参加,其中年龄最小的选手14岁,年龄最大则45岁。这些选手匹配成六组进行比赛,而参加这场比赛选手都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的“素人”选手(即非专业运动员)。山西新闻网记者:宇巍 苏航 摄影报道
  • 4月23日,山西新闻网第四批特约摄影师颁证仪式暨“鬼斧神工——黄河碛口开阳水蚀浮雕”、李家山福德苑摄影采风行活动在碛口举行。山西新闻网副总编辑王冬梅,视觉部主任刘昱,山西碛口李家山德福苑生态农庄董事长成贵生,开阳水蚀浮雕、李家山德福苑建筑顾问刘小忠,特约摄影师代表刘众民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并为第四批加入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队伍的30余名摄影师颁发了证件。 山西新闻网视觉部 摄影报道
  • 冯骥才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与故土割裂,但老人们却依旧留在村里继续着原来的生活,虽然生活简陋困苦但依然以种地为生,依然留在这里。图为《奔头》,2014年9月,拍摄于阳曲。摄影师:韩双喜 摄影报道
  • 4月23日,山西新闻网视觉志第四批特约摄影师见面会暨开阳“水蚀浮雕”采风行正式启程,活动邀请了来自山西运城、太原、临汾等10个地市的特约摄影师参加。在为期两天的行程里,采风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碛口开阳“水蚀浮雕”自然景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古村落以及德福苑文化生态农庄。本网特约摄影师们以高昂的热情在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积累了许多高质量的摄影素材,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山西新闻网视觉部 摄影报道
  • 刘彩琴,孝义市碗碗腔剧团青衣演员,14岁考入山西省戏曲学校,参加工作已有16个年头,现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一名戏剧演员,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但作为碗碗腔小戏传承人刘彩琴来讲,她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完美的人物形象。山西新闻特约摄影师:张建益 摄影报道
  • 武警朔州市支队从难从严大抓军事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锤炼部队,练就遂行任务的过硬本领,提高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张艳波 摄影报道
标签:山西新闻网 视觉志 图片精选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4月点击率排名TOP20精选稿件。
  ■视觉部投稿邮箱:sxrbsjz@126.com
  ■视觉部主任微信:kingbackL
  ■图片新闻热线:0351-4281473
  ■微信公众平台号:Asxsjz
  ■整理编辑:张春颖
   版权声明:视觉志稿件系山西新闻网原创首发稿件,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严禁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合作微信:kingbackL

少林摄影僧13岁旅居海外 28岁成最年轻住持

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的台前幕后

武警朔州:2016警营影像 铁血丹心铸军魂

图片故事:太原工地上的“洋媳妇”

图片故事:90后女纹身师——为梦想坚守

本网摄影师实拍民间艺术——“风火流星

智障女30年寻亲未果 八旬老妪携子照料似儿媳

护士唤醒植物人母亲 北京专家曾建议放弃治疗

图片故事:整形医生15年丰胸4000例 年薪百万

90后海狮驯养员 每天和海狮相处12个小时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