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寒冬虽冷,生产火热,近日,走进芮城县古月蚕丝被生产车间,几名工人正在手工制作蚕丝被,呈现出一幅忙碌的景象。(■本期摄影:徐应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古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以阳城镇永丰村为基地,事先在该县大王、学张、西陌等乡镇发展桑蚕产业,现参与农户70余家,种植桑树600余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该公司积极带动平陆、夏县、永济、临猗、万荣等县市种植桑树4000余亩。目前生产出的蚕茧及桑叶茶、霜桑叶、桑切片、桑葚酒、桑葚干、黄金茧、蚕砂枕等近10种辅产品,每年可为农户增加收入240余万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发展过程中,该公司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断开阔思路,步入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11月下旬,公司开始投产蚕丝被加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车间里,一名工人正在煮茧,煮茧是制作蚕丝产品的重要环节,把鲜茧放入特殊的煮茧容器中煮,煮熟后再把它浸于清水之中,这浸于清水之中其实是一个脱脂的过程,最后表层的大部分丝胶脱落,蚕丝的重量减少一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煮茧之后进行剥茧,用指甲剥开蚕茧然后掏出茧中的蚕蛹,并把蚕茧撑开扩松绷套在手上,待叠至到5-6层的时候取下并轻轻拉成正方形的蚕丝小片,扩成袋型。把上面的蚕丝小片套在一个弓形的竹制工具上,就成了一个个湿的蚕丝绵兜了(称之为桑蚕丝绵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拉伸,首先将一只只晒干的半圆形的绵兜,扯开一个缺口,拉成绵片,然后由四人面对面,拉住绵片四端,控制拉拽力度,它要依照密度需求,不强不弱、不急不慢地绷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只要扯成"匀薄如纸"、"莹洁如玉"的柔嫩棉絮才算可以,这个步骤是需要匠心打造的重点,一般35个左右的蚕丝棉兜可以拉1斤被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翻被,首先将这种拉扯好的柔嫩丝絮一层层地叠起来作被芯,再用全棉和真丝作被面或被套,把被芯套进被套的时候要先在内部的四周定好线固定,翻转过来之后被面上面也要适当定位以保证蚕丝被不会滑动变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手工定位,将蚕丝与被胆固定在一起,防止蚕丝在被胆内滑动,这样,蚕丝被就做好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整个制作过程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出的被子质地细密、手感松软、厚薄均匀、冬暖夏凉、防潮防虫、滋养肌肤,还含有淡淡的植物纤维味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种桑养蚕做蚕丝被,看似只是重复的日常。然而,蚕丝被的“大学问”恰恰就藏在这些日常中,在一片片桑叶中,在一粒粒蚕茧中,在一根根蚕丝中,也在一针一线中。任何一步没做好,蚕丝被的舒适度就会大打折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这里生产的蚕丝被因技术过关,品质保证,不到一个月时间,已为各地客户加工蚕丝被70多床,实现产值15万余元,同时让10余名脱贫户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桑蚕产业铺富路|No.1099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