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7月3日,阳城县凤城镇后则腰村的阳城琉璃博物馆迎来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40名22、23级学生。他们在此开启沉浸式琉璃文化研学之旅,通过参观、体验、互动,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遗 “乔氏琉璃制作技艺” 的匠心魅力。(■本期摄影:陈来全 马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研学从琉璃十八罗汉像展区拉开序幕。展柜中,罗汉像神态各异:有的凝思静坐似参透世事,有的怒目威严尽显护法之态,流畅的衣纹线条与绚丽的彩釉工艺相互映衬,诠释着明代琉璃艺术的精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移步 “二十八星宿” 主题展厅,星宿文化与古代天文历法的关联缓缓铺陈,“青龙”“白虎” 等四象守护神的神话故事,点燃了学子们的探索热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琉璃艺术厅内,一座琉璃九龙壁气势恢宏。九条蟠龙在祥云间穿梭,釉色随光影流转,龙鳞、云纹雕琢入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讲解员介绍,九龙壁从设计到烧制需数十道工序,任何偏差都可能前功尽弃,尽显匠人 “火中取艺” 的追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泛黄文献与展品间,从唐宋瓦当到明清照壁的艺术脉络清晰可触,明代 “九龙壁” 复刻残片上的釉色,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走出展厅,师生们深入琉璃生产线。原料车间中,黑色页岩经粉碎、淘洗、陈腐,蜕变为坯料;塑形区里,七旬老师傅用竹刀在泥坯上刻出牡丹叶脉,古朴香炉雏形渐显。窑炉前,1100℃的红光中,邓朝龙老师讲解 “二次烧制” 奥秘:素烧坯体浸入矿物釉料,再经高温淬炼,完成从泥土到琉璃的涅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古窑遗址旁,师生与省级非遗传承人围坐对谈,从金元 “官办窑场” 碑刻到当代钛金釉料创新,揭开 “窑火不熄” 的密码。学生们记录老匠人捏制琉璃花钉的过程,笔记本上 “铅釉配比”“火痕控制” 等细节密密麻麻,博物馆的 3D 琉璃模型,让传统与现代思维碰撞出火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自 2024 年起,阳城琉璃博物馆已接待 100 批次研学团队、超 2 万名学生,“活态传承 + 数字活化” 让古老技艺走进青春世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阳城琉璃始于西汉,明清时乔氏作品成为故宫御用,2008 年列入国家级非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如今,后则腰村 16 家企业年产值达 3.75 亿元,“琉璃重生计划” 推动古窑保护与创新,更与故宫达成修缮合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研学尾声,老匠人对学子们说:"这火从汉朝烧到现在,该你们接柴了。" 窑炉中,新一批素坯正在淬炼,千年釉彩在新时代绽放光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当00后遇见千年釉彩 阳城琉璃研学记|No.1530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