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阳泉矿区石泼水村内有一处老巷,巷中坐落着"老李相机维修工作室"。推门而入,可见各类相机陈列其间,既有胶片机也有数码单反,有些完整摆放在架上,有些则被拆解在工作台上等待修复。(■本期摄影:杜爱清 白桂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而忙碌在这一方天地里的,便是这家工作室的灵魂人物——阳泉矿区的李润平师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现年五旬的李师傅头发已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透着专注。他手握螺丝刀,动作娴熟地调整相机内部零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每台相机都有独特的使用历史,修复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记忆的保存。"李师傅说话时始终盯着手中的部件,声音轻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工作台上摆放着数十件维修工具,部分是其师父亲传,部分是他从业三十余年间自行添置。每件工具都经过精心养护,虽显陈旧却功能完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李师傅回忆,年轻时跟随老师傅学艺,每天反复练习拆装基础机型,常与师父通宵研究故障排除。"师父常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让我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他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面对数码相机普及带来的技术变革,李师傅通过订阅专业期刊、参加行业交流会持续更新知识。"相机技术虽变,机械原理相通。保持学习就能掌握新技术。"他现可熟练处理各类数码相机故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工作室常客中有一位资深摄影记者,他常常带着那台历经风雨的相机来到工作室里,接受陈师傅的悉心保养与维修。“陈师傅的手艺,那可是没得说!这台相机跟着我南征北战,跑遍了大半个地球,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摔了多少次。但每次只要交到陈师傅手里,就像找到了救星。在我心里,它早已不是一台普通的相机,而是与我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而李师傅,就是它的再生父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对李师傅来说,修复相机是与客户心灵对话的桥梁,更是自我挑战的修行。他总耐心倾听客户讲述相机背后的故事,那些承载着珍贵回忆的片段,成为他制定修复方案的重要参考。面对零件短缺的挑战,他常常穿梭于城市的二手市场,甚至不惜跨越地域界限,积极联络国内外以获取所需配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曾有客户送来一台年代久远的莱卡相机,机身多处损坏,关键零件难寻。李师傅迎难而上,通过专业渠道联系全球爱好者与维修专家,历时半月终集齐稀缺配件。修复中,他反复钻研技术难点,查阅大量资料,向权威人士虚心求教。经连续数日攻坚,成功唤醒这台"沉睡"的经典相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李师傅不仅是一位相机修复专家,更是相机文化的积极传承者。他经常举办小型摄影讲座,以渊博的知识引领摄影爱好者们探索相机的历史长河,从最初的发明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讲述相机如何逐渐成为捕捉生活瞬间、表达情感的艺术工具。他细致入微地介绍不同机型的特色,使听众深刻体会到每一款相机的独特魅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在讲座中,李师傅他还亲自示范相机拆解与组装过程,让年轻人亲身体验修复的乐趣,感受相机内部构造的精妙。对他而言,相机不仅是技术产品,更是蕴含深厚情感与文化的艺术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李师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欣赏到相机文化的丰富内涵,使这份热爱得以延续。他的工作室成为了传承工匠精神的一方净土,每当有人踏入这片空间,都能感受到李师傅专注工作的身影所带来的宁静与力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李师傅和他的相机修复店如同一道独特风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永恒价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街巷里的相机修复匠人——李润平|No.1486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