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崔春林,今年86岁,出生在山西省灵石县冷泉古村。一生育有四男四女八个子女,子女们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同其他村民一样陆续从冷泉古村迁了出去,但他一个人仍然坚守在老村生活,因为他割舍不下对村子那份浓浓的情感。(■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胡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冷泉古村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北16公里的两渡镇,地处汾河东岸,紧依太岳山余脉,始建于秦代,因村后有一冷泉而得名。如今冷泉新村位于老村的下面西侧和北侧,冷泉古村则在山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冷泉村古村落明嘉靖二十二年谓冷泉寨,寨子一条主街东西贯通,南北横向八条巷子,形同一条蝎子,故人们也称为蝎子村。老人从村西的门楼到他家,要走很远的路,每天他都这样走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冷泉古村的兴衰,是老人永远讲不完的话题。“几百人的村就这样没人了,好好的村子,没人住的房舍慢慢的都就垮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坐在大门口等着二儿子。二儿子在山下的新村和他住的不太远,也在附近的煤矿打工,这一段时间几乎每天过来看老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的二儿子骑摩托车来了。他对不肯离开老村的父亲很不放心,他说:“毕竟一大把年纪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星期天,附近学校上学的几个孩子到冷泉老村东头的老槐树下玩耍。他们不懂上辈们在这片热土上创造过的辉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一群孩子围着老人要听故事,当和老人谈起生活的不便和艰苦时,老人便打开了话匣子。老人说自己受了一辈子苦,和煤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从15岁开始在临近煤矿下煤窑,当时煤矿条件很差,就这样他一直在煤窑干到68岁,整整53年,直到老伴67岁去世那年他才离开煤窑。老人回忆说,他曾经下过二十三个口子,年轻时在巷道里一天爬行最多拉过四十多趟的煤。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刚吃完饭,看到有人进来并不感到惊讶。老人说:“经常有旅游照相的到村里来转转,问这问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住的房子是三间西房,中间为主室,一边是杂物间,一边是卧室。从窗子往里看,卧室的大炕基本占了这间房子的三分之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主室东西占的很满,但整理的很干净,门口有一个放水的大缸,这是村里人生活必备的物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天气很好,是晒衣服被子的好时机,老人将衣物晾在小木棍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几间窑洞已多年不住人了,成了老人的杂物间,里面放的最多的是劈好的木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说他闲不住,劈柴火就是他的爱好,一有时间就劈柴。老人很自豪的说:“劈好的柴火积攒了很多,前几天还给二儿子拉走一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把劈好的柴火收回窑洞。老人像抱着自己孩子一样小心而慎重的端送着柴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尽管老人只有一只眼能看的见,但他看新闻节目看的津津有味,还能讲出许多电视里的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说在太阳下眯会儿是个不错的享受。老人的院子很大,摇椅如同一条船在大海里游着。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玻璃窗上贴着福字,光斑朦胧在院里的窑洞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锁上门,老人说:“老村这几年不安生了,常有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到各家院收寻老物件。”他家门上这块有字的木板也被蓄谋上了,起先说要花钱买,但是老人不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人的腿脚虽还可以,但走长路还是要拄上拐棍,他每天都要在村子里转转。老人说:“多看一眼是一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这是主街的一家门户,门前的石头柱座被人偷了,门柱吊在空里,院里的被盗情况更严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街上砖墙又倒下来一批,按这个速度,用不了几年老街就不会存在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几只鹅成了老街的访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老树探出头来,仿佛看着村子里发生的一幕幕故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古村的两层门楼好像见证过历史岁月的老人一般立在村口。好友和儿子在门楼下等着老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如今老人每天拄着拐杖巡视村庄,因为他心中对村子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希望冷泉古村可以不再衰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留守古村的八旬老人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1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