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随着春暖花开,在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兴宁村的王震亚家庭院,牡丹花渐次盛开,姹紫嫣红,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前来观赏牡丹花。(■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王稳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王震亚和妻子曹秋娥,今年均61岁。王震亚是退休教师,妻子曹秋娥在家务农。每年花期,满院牡丹绽放,雍容华贵,清香怡人,开得真叫一个热闹。夫妻俩守护花开花落,满院的牡丹早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寄托。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1912年,王震亚妻子曹秋娥的爷爷曹国祥从河南濮阳县海通乡曹锁城村带着皇后和葛巾紫牡丹,逃荒来到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柴家庄村,栽植在自家庭院里,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历代传承。图为在牡丹花前留影的曹秋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经过王震亚老两口精心管理,每年春季,自家小院各样的牡丹就开始陆续绽放,给农家小院增添了一抹抹风景。图为两位爱花的客人正在欣赏小院中各色牡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在他家农家小院里,颜色各异的牡丹竞相绽放、香味扑鼻,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踏青游玩欣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1975年修建七一水库时,地处水库淹没区的柴家庄村进行整体搬迁,第二小队的他们搬迁到水库东岸,也就是现在的南贾镇兴宁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期间,他们家的牡丹被移植到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光华公社柴坟堡大队桐沟村亲戚家5年,家园建好后,又移植到现在的庭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如今,在王震亚夫妇精心呵护下,牡丹的长势越来越好,他们相信人不负花,花定不负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每到花开时节,王震亚的小院繁花似锦,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老两口也是热心人,在2010年以前,他们繁植的牡丹花大多都送给了爱花的亲朋好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后来曹秋娥学习嫁接技术,每年可繁植500棵,如今有牡丹皇后、葛巾紫、魏粉、珊瑚台、岛锦、花王等30余个品种,1000余株。每年销售收入一万余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正是因为老两口与前人的坚守,让牡丹一直生生不息延续百年,老两口对牡丹的热爱也在这生生不息中不断传递、延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六旬夫妻传承守护百年牡丹|No.116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