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运城市新绛县北张镇西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石雕村。这里近百家石雕作坊内敲、切、击、磨、雕声此起彼落,演绎传承着石雕技艺和振兴乡村的美丽新传说。(■本期摄影:高新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一画一刻,一锥一锤。工匠在一锤一錾中雕琢岁月的年轮,在碎石粉尘中刻画着生活的美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石雕,作为一门雕刻艺术,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有了石雕的历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新绛石雕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元明时期,石雕制作工艺分布在太行山西南部、汾河下游。新绛县北张镇北依马首山,是制作石雕所必需优质石材的原产地,千百年来附近的村民依山而居,世代以雕石为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有着“西庄家,石头汉”之称的西庄村就位于山脚下。西庄村的石雕史,最早可追溯到隋代,兴盛于明清,历经500多年,薪火相传、经久不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相比其他地方的石制工艺,新绛石雕工艺制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雕刻工艺的杰出代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新绛石雕制作不仅限于雕刻,还需经采选石料、构图绘画、制坯、雕刻、精雕、打磨、抛光、做旧等多道极为复杂的工艺,是融物理、雕塑、绘画、文字、篆刻、造型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具有造型独特而不怪异,雕工精细而不绮靡的特点,样样雕造自如,个个寓意深刻,既有古老的艺术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新绛石雕产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既有传统的仿古建筑饰品,又有现代人物雕像;既有园林雕塑佳作,又有家庭装饰效果;既有飞禽走兽图案,又有游鱼花卉摆件;有长上百尺的宏幅巨制,又有短不盈寸的小巧精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鉴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宣传、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扶持下,这座有着近千年传统石雕技艺的古老石头村靠山依石,石雕产业迅猛发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2017年,绛州石雕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今,“西庄家,石头汉”的石雕工艺品不仅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在国内文博文化旅游展会摘金夺银,而且远销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石雕,已成西庄村新“石”期乡村振兴致富名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如今,石雕制作已成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在当地和全国多地从事石雕产业创业就业人员约3000多人,年产值达上亿元。昔日守着金山银山石头贫穷村,如今变身石雕振兴乡村亿元美丽新乡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非遗石雕雕出亿元新乡村|No.104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