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武祝琴是个地道的榆次姑娘,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漂”在一线城市,回到家乡成为苹果经纪人。用接近十年的时间,成长为新农人队伍里的“领头雁”。她在农旅融合路上建起了清清苹果共享农庄,苹果很甜,园区很大,她常骑着滑板车风驰电掣地在园区里穿梭。(■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郝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榆次苹果在山西素有盛名,但是囿于田间地头直销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还没有形成特色品牌。“父辈们渐渐老去,已经承受不住繁重的农活,是时候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顶上去了。”武祝琴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家乡的苹果营销出去,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她成立了“清清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凭借几年来在大城市生活所沉淀下来的眼界和市场意识,注册了地理标志“榆次苹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如今,武祝琴建成了“榆次苹果国家级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建起了农旅融合路上的共享农庄,建设了“清清农产品田头市场”,靠着电商直播,让“榆次苹果”着实火了一把。武祝琴一步一步带着村里的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科技创新、品牌营销、敢于亮剑,这正是青年农民的优势。武祝琴开启果树私人订制,让原本收购价2元一斤的苹果,身价翻番。同时,合作社的精细化种植方式,既保证了果品优质可口,客户也能够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吃到香甜的榆次苹果。品牌、包装和营销让榆次苹果品牌越走越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通过普及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严格把关种植过程,武祝琴的苹果越种越好,也让榆次苹果的品牌越叫越响。在清清苹果共享农庄,苹果树上的防雹网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科技范儿”是新农人自带的属性加成。同样是新农人中“领头雁”的郝卫芳紧盯功能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把功夫花在了研究富硒黑小米上,她探索出“富硒生物营养强化+粉垄深松+渗水地膜穴播”的技术路径,通过“功能农业+精准扶贫”的产业模式,让种植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由他们种植出的黑小米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价值独特,每亩地比过去增收600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今年,郝卫芳正在推广针对谷子地的“订单托管农业”发展新模式。“订单就是和农民签订合同,提前预定产量,我们负责销售,有保底价格,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郝卫芳说,“托管就是农民出土地,我们出技术,统一农资、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变分散的农户为集中连片土地,形成机械化、现代化、流程化、标准化的工作模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我今年73岁,间苗、除草、种谷,力气有些跟不上了。”张二毛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望着播种机驶过田垄,张二毛喜笑颜开。他把土地流转出去,在地里守着农机干活,不仅一天能挣上12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更让张二毛高兴的是,原来一亩地产谷子400多斤,现在能产800多斤。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以前的托管大部分都是玉米托管、大豆托管,但是我们通过‘订单托管农业’模式实现谷子托管,收入是翻番的,老百姓现在很愿意种。”郝卫芳说,“山西小杂粮里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山西小米,老百姓种谷子的收入是远远高于玉米的。”郝卫芳不仅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还延伸产业链,创立谷小芳品牌,形成谷子从种植、深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产业模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这群饱含着对土地的深情,怀抱振兴乡村理想,视野广阔、懂知识、善经营的新农人,让魏榆大地展现出了新气象。他们学历高、见识广、懂农业、爱农村,选择扎根祖祖辈辈生长的土地,在黄土旱塬上描绘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程子昂就是把榆次区新农人凝聚起来的核心力量。在共青团晋中市委的长期指导下,2018年,程子昂率先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青年农民联合会——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搭建起了青年职业农民沟通联络的桥梁,并与欧盟青年农民联合会等国际青年农民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此为基础,晋中市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联盟成立,形成了涵盖“产加销服”多种环节、“农文旅游”多种功能、“科工贸金”多种支撑、“人地财务”多个政策、“大中小微”多元主体的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联盟示范区,为新农人实现田园梦想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程子昂常常翻开记录着青农联成长的相册,里面有他的农业创业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这个敢拼敢闯的年轻人,从关注农业到返乡创业,到今年,恰好是第十个年头。山西这十年,329万名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子,黄土高原上的广袤乡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图景。程子昂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创新经营晋中林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自主创办晋中林沃丰联合社,科学选育“林核1号”核桃品种,获得多个国家级专业奖项,在山西省晋中市各县推广6.4万余亩,并在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多地进行引种试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引路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新农人个个点子多,他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了抱团发展。目前,程子昂的晋中林沃丰联合社已发展成为联合146家合作社、共同经营10.06万亩土地、服务6000余户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不断向农林业服务产业领域延伸。程子昂还在核桃种植园里建起了农产品展厅,里面的装饰绿植都是由他亲手采摘和插枝。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植物枯萎后,程子昂总会漫步园区,采摘新鲜的植物去装点展厅。在他看来,细节和品味决定着农业产业发展的前途。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武祝琴也是这样,她在山野间雕刻了“诗与远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清清苹果共享农庄包括私人定制直播培训基地、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项目、现代农学科普教育研学基地、休闲农场特色体验、网红打卡特色餐饮五个板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清清苹果共享农庄含有15个特色研学休闲体验项目,运营伊始就成为了榆次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新农人们都继承了中国农民身上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格。郝卫芳马不停蹄地搞研究、找项目、谈合作,一有空还是扑在谷子地里,想把谷子种得更好。她时刻记挂着乡里乡亲,每年都想尽办法给大家引入农业科技培训。毒日头晒着黄土地,汗流进眼睛里,老农人们却甜在心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在苹果收获的季节,武祝琴连续几天一门心思扑在地里收苹果,外套也在苹果树上挂了一天又一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这个新农人眼光毒、肯拼搏,努力做大农村电商,服务着抖音、快手、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日均电商发货量在榆次区农业企业中名列前茅。她总是变着法子直播,想让老百姓赚得更多一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我想带出农民电商队伍,打造更加专业化、正规化的乡村电商发展模式,帮大家致富!”武祝琴热切期盼着乡村振兴路上能有更多的好政策。她仍旧在通向梦想的彩虹路上奔驰,她坚信自己能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梦想不必远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2022年春天,郝卫芳的“订单托管农业”已经在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得到推广,“硒”望的田野上,万物勃发,茁壮生长。她有信心,谷子托管能逐步走向规模化,“订单托管农业”在山西有机旱作农业中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郝卫芳早早规划好了谷子深加工和营销的渠道,望着充满希望的田野,她的眼神自信而坚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源源不断为农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程子昂坚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黄土高原上扎根梦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新农人扎根田野 与梦想双向奔赴|No.1042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