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谢宝明出生在艺术世家,自幼随父习画。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后从事工笔画绘制,作品形神兼备,颇受好评。2003年开始学习唐卡技艺。多年来刻苦好学,得到了许多大师的无私教授。之后坚持多年在异地求学、实践,技艺得到很大提升,所绘作品日益精美传神,逐渐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位唐卡女画家”。(■本期摄影:闻进 李雪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谢宝明认为,汉风传统彩绘,是以汉族传统绘画形式为基础,兼容唐卡绘制技艺,在造像、开脸、构图、设色等方面,以汉族特有的优雅、内敛、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表现汉族题材或具有汉族审美特点的彩绘艺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带有太原地方特色的《晋祠侍女组图》,是谢宝明的得意之作。谢宝明说,“在晋祠,当我站在侍女像前,仿佛听到她们的窃窃私语和轻轻叹息。我要用汉风传统彩绘手法,展现‘晋祠侍女’的迷人风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创作一幅汉风传统彩绘艺术作品,需要经过绷布、刷胶、磨布、打线、起稿、上色、晕染等一系列细致的程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绘画材料有各种大小、软硬不同的毛笔、各色矿石粉、牛胶粒、手垫、墨斗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常用的矿石颜色一般为红、黄、蓝、绿、白五种,按不同比例可以调配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经挑选、浸泡、加热、融化的牛胶是汉风传统彩绘艺术最佳的粘合剂,需分次、少量加入矿石粉,并充分搅拌混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作画时,谢宝明习惯在小手指挂上皮毛制作的手垫,既可以保护画面的洁净,又可以令勾线的动作流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谢宝明创作了Q版人物作品,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这门艺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谢宝明在起好的铅笔稿上,根据结构和预先设计好的效果平涂颜色,可以多次薄涂,也可一次性厚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底色全部上好后开始勾线,按照最初的构思勾上线条,力求结构准确,线条优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勾好线条后晕染,通过颜色的深浅渐变,体现光线变化和立体效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山西的古建筑、壁画、彩塑等是谢宝明的创作灵感来源。“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绘制一幅汉风传统彩绘艺术作品,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谢宝明说,这也是画画的乐趣之一。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多年来,谢宝明曾荣获过很多奖项。关于汉风传统彩绘艺术未来的发展,谢宝明表示,今后想把山西更多的珍贵文物用汉风传统彩绘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山西的艺术瑰宝,同时能够带出一些学生,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70后美女画家传承汉风传统彩绘艺术|No.1043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