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张全福,今年78岁,山西省万荣县万泉村人。从17岁拜师学艺到现在,已经做了60余年的陶器。他坚持用最传统的方法制陶,由制作瓦盆、瓦瓮、瓦罐等生活用陶,转向制作仿古陶器、艺术陶器。(■本期摄影:张怀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老张师傅说:“制陶的前提是必须有可以制作陶器的土。在我们这里,也不是什么土都可以做陶器的,一般情况下只有一层土是陶土,就像煤矿挖煤一样,要在崖上打一个窑洞,这个洞必须是可以制陶的陶土,然后把陶土挖出来,进行晾晒,挑拣,然后才能和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制作陶土的泥必须软硬合适,要有韧性,不能有气泡。和泥是制作陶器的关键之一。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老张师傅做陶器用的是传统的方法,他这种制陶技术没有图纸,没有固定模式,全靠自己的手感,这也是老张师傅多年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这种感觉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只能从实践中获得,从劳动中感知,从汗水中学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在拉坯的过程中,陶轮会高速转动,制陶师傅必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用双手去拉坯,用双手去寻找感觉,用心灵去感悟制陶的精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在陶器坯子制作好后,对于每件陶器都要精细的修坯。主要解决陶器坯子的瑕疵问题。因为制陶艺人在制作陶器坯子的时候 ,没有固定的模具、没有图纸,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进行。所以难免有瑕疵,这些瑕疵和不足在修坯中得到解决,烧好的陶器就会越发完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对于工艺陶器和仿古陶器,修坯是一项细心而较慢的活儿。修坯工艺上不含糊,所以,老张师傅的工艺品受到大家的欢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制作好的陶器坯子,经过自然干后,就要进窑烧制。装窑前,一定要把坯子在太阳下再晾晒几个小时,不能有一点点潮气。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如今,老张除了制作生活用陶外,还大量的制作工艺陶器和仿古陶器。用传统的转轮制作这些工艺陶器,和制作生活用陶大不一样。更要精心,更要细心,更要专心,更要精益求精。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这些工艺陶器、仿古陶器受到收藏家的欢迎,山西、陕西和河南的一些收藏家都慕名前去观看和收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这些年来,对于传承非遗,对于陶器的制作,老张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状态,只要看到新的古代的器皿的照片,他就要苦思冥想,制作出来。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不断的推陈出新,老张就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老张说:“制陶给我带来了无比的乐趣。我高高兴兴的度过制陶的每一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即将消失的制瓦手工艺|No.1015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