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李左群,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良马乡良马村人。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左群接触到了根雕艺术,从此便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项技艺。多年来,他购买书籍、查找网络,开始不断的专研练习,逐渐领悟到了根雕的精髓。(■本期摄影:赵文胜 孙秋虎 郭俊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安泽县良马镇地处太岳山南麓,境内山峦起伏、山高林密,平均海拔1100公尺,有摩诃岭等五座海拔较高山峰,森林覆盖率达67%。在良马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李左群搞根雕如鱼得水,一发不可收拾。用他的话来说,他对根雕的热爱已经到达了痴迷的程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根雕爱好者一般就喜欢那种稀、奇、古、怪的树根、木头,因为这样好发挥,更有艺术价值,但这些原材料都不好找。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根雕的创作主题立意是根据天然树根形态为主要依据,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反复审视,依照根材的固有特征,立下创意,该留的留下,不该留的摒弃,而且还可以根据根材的色泽、洞穴、疤瘤、纹理等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那些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刻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千人千物,所以李左群雕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佳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李左群尽管每天都和树根木头打交道,可他有一个自己的原则,就是从来不到山上去挖掘生长不易的树根资源,他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废物利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李左群经常到各地去搜罗人家不要的树桩、树根,乐此不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他说,好的材料不一定好用,那些活着的树根既不好雕刻,自己也不忍心去采,这是一个根雕创作者所应执守的最基本原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可在李左群的手里,一个个不引人注目或被抛弃的枯树桩、树根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他所创作的作品,如他正直的为人,大气沉稳,浑天然与思想于一体,感动着每个观赏者的心灵。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李左群把自己的心血都交给了根雕创作,他的痴迷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历时十余年的根雕生涯,让他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作品远销四川、云南、长治、霍州等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李左群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雕刻工具。根雕创作是个漫长的艺术创作过程,从选材、构思、雕刻和打磨,历时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方可完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根雕艺术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时代发展下 ,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均逐步提升。根艺作品作为艺术品的一种,已经逐渐融入到居家生活中,为家居装饰增添了一份古朴色彩。欣赏根雕作品能给人力量,激情和追求。在适应欣赏者日益增长的要求下,李左群一直在不断学习、创新和完善。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学习雕刻,能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潜心根雕十余载 一双巧手造神奇|No.953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