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戏曲进校园”是山西一项推动戏曲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动。为弘扬中华戏曲文化,传承戏剧艺术,在山西学校的特色课堂里,本网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2021年戏剧进校园中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戏剧的认识和欣赏,他们观看戏剧艺术时的欢乐场景,见证了孩子们对戏曲的逐步认识和过程。2021年9月24日,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二团为太原市育红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表演戏剧绝活。图为孩子们好奇的观看“髯口功”。(■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田兆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为了让孩子们对戏剧艺术有更多的了解和喜欢,演员们特意给个别孩子画上脸谱妆。孩子们转过头好奇的看着脸谱,开心的笑了起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变脸”是武娟林老师的绝活,也是大部分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给幼儿园的孩子们演好“变脸”节目,武老师提前准备好,进入角色等待演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精彩的“变脸”演出,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笑脸,留下童年美好的记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马爱珍是实验二团的小旦演员,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她每次化妆都非常的认真,注意妆容的每一个细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这几位化了妆的孩子,站在台上和马老师学习旦角的指法,学习戏剧艺术里的一颦一笑,孩子们仔细的研究着手指,不停的对照马老师的指法,这也许是戏剧进校园的意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郭娇娇是一位年龄较小的演员,经过几年的刻苦练功,她的“水袖功”表演的很出色,吸引孩子们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舞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郭宏刚是实验二团的小生演员,他扮演的吕布潇洒大方,“翎子功”非常扎实。他与青年旦角优秀演员武珂珂合演《小晏》,让孩子们领略了头上的翎子,也能翻出万般花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看完精彩的戏剧演出,孩子们各自拿着小椅子回自己的教室,脸上洋溢着微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9月24日,剧团带着特技绝活走进杏花岭享堂南街小学,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坐满了演出场,认真观看演出,在戏剧演到精彩处,给以热烈的掌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董学菲是二团的一位青年优秀老生演员,他勤学苦练,练就了老生常用的帽翅功,这天,他早早化好妆准备着演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两位学生认真地读取节目单里对节目的介绍,看了节目单再看戏,能够让学生对戏曲有最快的认识和理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为了给学生呈现精彩的演出,郭娇娇每次都会尽力展现戏曲的魅力,在铿锵生中,她的每一个动作精准到位,水袖上下飞舞,前后摆动,孩子们屏息凝神的看着,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的细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董学菲给孩子们表演《徐策跑城》,跑城是一出老生功夫戏,耍帽翅、髯口功全需要地道的表演,也是展示戏剧绝活的重头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2021年9月28日,剧团带着《高君宇与石评梅》来到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演出,一出革命现代戏,让同学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剧中高君宇带领我省的党员宣誓时,全场学生起立,跟着剧情一起举拳宣誓,每个孩子都心潮起伏,激情澎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由国家一级演员武凌云和国家一级演员王春梅夫妇联袂演出,他们配合默契,珠联璧合。武凌云饰演高君宇,将人物刻画活灵活现的同时,还将共产党员一身正气舍身忘死的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图为演出中,演员们走进学生,边演戏边互动,把学生带到戏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9月12日,武凌云院长带领“关公”团队走进杏花岭小学演出《千秋关圣》。其中一位学生,拿起自己的纸和笔,不一会儿功夫,一幅关公像就跃然纸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学生交给“关公”,武凌云老师看了十分高兴,为了鼓励孩子对戏曲的热爱,武老师在画上,为孩子签上自己的名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2021年9月30日,剧团带着绝技和传统戏,来到太原六十中演出。天清气朗,孩子们在操场整齐的排列,专心的看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两位女学生站在门口,眼睛盯着演员化妆,对戏曲好奇的她们,对化妆、服装、道具又有了新的认识,或许这也是让她们离戏曲更近的一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为了能使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演员们经常互动,把学生请到舞台上,给他们化妆。图为小男生被画了丑角脸谱,台上台下的孩子们笑的前仰后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顶灯”是一个较难的特技,演员用自己的头皮控制油灯在头上行走。这是二团的著名丑角演员刘建伟,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他经过多年苦练,练就的绝活,但凡上台演出,一定引得孩子们掌声连连。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演员们拼尽全力,将戏曲艺术传承给下一代,而孩子们认真观看,努力汲取着戏剧艺术的力量。不管在哪一处校园里,戏剧总能用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台下的“花朵”,也让此艺术得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剧文化进校园 认识艺术从童年|No.885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