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随着中秋佳节将至,在山西晋南运城、临汾一带,众多花馍店铺正加紧用优质晋南小麦赶蒸纯手工的晋南花馍,在中秋佳节祭祖赏月,祈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祝福祖国国泰民安蒸蒸日上。据悉,晋南花馍(晋南面塑)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期摄影:高新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在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泽掌村光焕馍铺,非遗晋南花馍传承人卫栓女和捏花馍高手王引引在码放蒸好的晋南“菊花”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将捏制好的菊花馍悉数摆放在蒸笼上,准备开火蒸制。作为传统名点,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捏花馍高手王引引正在向往来宾朋展示着她手中的花馍。面食一直是北方的主食,馍在晋南人的生活中除了可以裹腹以外,还有着另一重举足轻重的意义,那就是礼俗传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花馍不仅是主食,而且参与了人们供奉、祭祀、交往等每一项人生重要事项,可以说,伴随并见证着晋南人的一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村里心灵手巧的捏花馍能人,谁家要是有事,就会提前将这些巧妇请到家中,一起捏各种各样的花馍,为乡邻帮忙,大都是义务相助,现在大多在手工馍店帮忙,捏花馍能人们将手艺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这是为迎春秋,所专门捏制的月饼馍。据这些巧手们介绍,蒸花馍的面不能和的太硬,否则蒸下的花馍容易裂开,也不能和的太软,否则成不了型,所以这蒸花馍和面还是很讲究的,要有经验的人来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一名非遗晋南花馍捏花馍高手给蒸好的菊花馍点红。红红火火的颜色在雪白的馍上,并没有完全固定的特殊含义,但却代表着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孩子们正在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花馍,节日里花馍,不仅满足了人们交往活动的需求,还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日子的仪式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馍,不仅是晋南人古老的食文化,也代表着晋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每个花馍都仿佛是一个小戏台,演绎着黄土高原人风风雨雨的一生,寄托着他们对幸福的殷切期盼,向世界传达着他们的憧憬、希望、梦想与祝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传统手艺蕴匠心 花馍飘香过中秋|No.87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