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9月2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蒲剧团在太阳乡北王村和三坡村文化送戏下乡,演出的剧目有《三击掌》、《忠义侠》、《提刀》、《柜中缘》等,丰富乡村老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大戏。(■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史云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是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蒲州梆子分须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角色行当,其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鲜明的特点是火爆奔放,刚健大方,舒展明快,含蓄细腻,注重做工,擅用特技表现人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蒲剧演员化妆一般浓墨重彩,涂面妆容全靠多年经验,笔上轻重勾勒人物的性格。大多需要演员自己学会化妆,妆成的那一刻,演员自然融入角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蒲州剧有不少难度较高、观赏性强的表演技巧,仅特技绝活就有三十余种,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纸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国享有盛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伴奏音量大,音质硬,与蒲剧音乐高亢激越的风格相契合,在打击乐点的节奏上,渲染气氛,突出故事主题。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蒲州梆子唱腔以梆子腔为主,另有昆曲、吹腔及民歌小调等,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长于抒发慷慨激越的情绪。在演唱过程中演员大小嗓兼用,往往出现十度以上或两个八度的跳跃,行腔高亢奔放,富于激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蒲剧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板腔体,历史文化底蕴很深。现场观看的老百姓聚精会神,难得的蒲剧让村里的大爷大妈们有了精神享受的地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但蒲剧长期以来,一直在一个狭小的地域挣扎,因此影响力很小,但它贡献给中国戏曲文化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戏曲基本功底,表演技巧等等。如今的文化惠民工程,将蒲剧送演给老百姓,让更多的老百姓接触蒲剧欣赏蒲剧,也希望蒲剧在未来将走的更长更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生|No.873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