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近期,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光村的澄泥砚研制所,近百名农家妇女在各自岗位上赶制澄泥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本期摄影:高新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运城市新绛县古称绛州,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绛州云雕、绛州面塑等国家级和省级及市级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近年来,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吸纳当地众多农家妇女加入制砚团队,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并输送女工们前往清华、山大等进行非遗专业培训,使农家女成为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制砚主力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这些农家妇女既是振兴文明乡村的致富能手,也是传承千年非遗、传承千古文明,让非遗走出国门的能工巧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这方造型简约的砚台名为《秋意蝉绵》。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随着书写工具的改变,砚台已由单纯的文具,成为集书法、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更成为了一种文化载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这方名为《中国梦》的砚台加入了天安门,五星红旗、和平鸽的元素,寓意着伟大的祖国在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这方《年年有余》砚雕刻精美,雕刻纹路细腻光滑,栩栩如生,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工艺师们经过雕修和修饰,一方方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生肖兔砚诞生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一名女工艺师精心雕琢着手里的砚台。手工艺者将传统的手工技法融入每道工序和每个流程,把大自然赐予的泥土幻化成方方砚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近年来,新绛县加大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振兴建设,全力扶持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吸引了众多农家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走上就业致富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澄泥砚省级传承人蔺涛正在和女制砚工艺师探讨制砚工艺。农家妇女们靠一技之长成为振兴乡村能工巧匠、巧姐,她们的加入更加带动了当地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发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非遗技巧 巧手助力乡村文明振兴|No.869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