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寿阳傩舞《爱社》,发源于远古时期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极为古老和原始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借助于鬼傩的形式表现了轩辕大战蚩尤的创世传说,表现了远古人类狩猎时代神鬼崇拜中的一种鬼图腾和中华民族勇于斗争、勤劳勇敢的古老民族精神。现今仅流传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 (■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原海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8月20日,农历七月十三,第十二届国家级非遗傩舞“爱社”艺术节在寿阳县平头镇韩沟村隆重举行。今年的艺术节与以往有所不同,按照特殊时期新冠防疫要求,坚持不宣传不聚集,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只是本村的傩舞传承人进行了小规模的展演活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虽然缩小了规模,缺少了观众,但整个艺术节庄重而有序,有条不紊,精彩纷呈,为非遗傩舞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当地传说为轩辕寿诞之日),周边的村民都要到此朝拜轩辕黄帝,“爱社”是唯一允许进入庙内表演的项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寿阳爱社傩舞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城郭形两边助阵,整个演出约50分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表演时,全体演员都站在庙院中,18个“小鬼”每人手拿小锣敲击,时而发出“嗷嗷”的叫声。锣鼓一响,站在中间的6个“大鬼”开始表演,其舞蹈有软势、猴势、抱势、推门等动作以及珍珠倒卷帘等组合。整个表演节奏平稳,气氛沉闷,呈现一种古朴、森严的神秘色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乐器有铛锣18面、大鼓、大锣、镲等,但表演多具象征性,动作不受锣鼓节奏限制,打击乐伴奏以渲染气氛为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爱社傩舞不仅舞步、拳术形式丰富,从面具、服装到器具的制作等,也很独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舞者大多穿对襟衫,紧腰裤,手里拿一个叫做绣鱼的道具,中间是莲花,两边是两条鱼状的装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这些在仪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面具,选用龙头形状的模型或纸浆硬壳做模具,做成红、紫、黑、绿、黄、蓝、白各种鬼脸,在行走时,面具上面的头发也会随风摆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舞步表演程序,分武势、倒上墙、直墙、小场、过关、耍桌六部分,主要反映从相互的打斗到冲关、胜利,直至庆祝的六场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如今,每年重要的节庆和活动中,爱社傩舞已成为寿阳一带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之一。每天春节、元宵节期间,一对对面具舞者组成的社火队伍,一边舞蹈一边行进,到寿阳城、晋中市内,向人们送去节日祝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爱社”傩舞艺术节从2010年开始,每年农历七月十三举办。为了加大对这一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寿阳县除组织在每年社火节期间进行傩舞表演外,还到晋中各地和赴省外表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寿阳傩舞,并且想了解寿阳傩舞。期待,寿阳傩舞能一直流传下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千年古傩戏——爱社傩舞|No.86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