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3月3日,正月二十,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蔡村乡村民正在观看由运城盐湖区蒲剧团演出的剧目《孙安动本》,台上精彩表演,台下人头攒动,人们在这戏剧声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史云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蒲剧一般指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是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的地方传统戏剧,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为丰富村民春节文化生活,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家乡戏,蔡村乡特邀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进行为期三天的五场演出,分别为《下河东》《赵氏孤儿》《金麒麟》等剧目,让百姓过足戏瘾。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蒲州梆子分须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角色行当,其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鲜明的特点是火爆奔放、刚健大方、舒展明快、含蓄细腻,擅用特技表现人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蒲州梆子有不少难度较高、观赏性强的表演技巧,仅特技绝活就有三十余种,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纸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国享有盛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在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如今在时代变迁下,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州梆子正陷于危机之中,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也青黄不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演员们在舞台上灵活机动,动作熟练自如,配合默契,让观众看得心潮澎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演员们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他们在排练场下经过不断彩排练习的最终结果,每一种特技,演员都要下功夫苦练才能在台上表演,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剧团的演员们都热爱着蒲剧,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赏蒲剧,他们相信,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只要认认真真演出,就会在人们心里扎根发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人们依旧没有散去,舞台上的表演流传了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戏曲调剂了人们的生活,也让琐碎的粗茶淡饭都变得有声有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太多的农民进入城里成为市民,戏剧的观众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但那份浓浓的乡音乡情却久久难以割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戏曲惠民春意浓 乡音乡情难割舍|No.801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