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在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农村里,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或正月十五前,家家户户总要架起柴火,支起大柴锅,满满地做上一锅豆腐,柴火升起,豆花味四溢,浓浓的年味便弥散在空气里。(■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翟慧骞)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在和顺,做豆腐一般都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组织,孩子们十几岁开始便跟着大人打下手,子承父艺。随着父辈们逐渐年老,孩子们长成壮年,做豆腐的主角与帮手也逐渐轮替,循环往复,代代相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和顺,位于山西省东部边陲,太行山中段之巅,平均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6.5℃,适宜短日照农作物大豆的生长。和顺大豆虽不如东北大豆颗粒圆润饱满,但以磨浆出汁率高,豆腐品质独特而成为北豆腐中的上品。图为67岁的闫怀忠,节前在自家院里制作豆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和顺传统手工豆腐的制作,需要经过泡发、磨豆、揉浆、熬浆、点卤、出锅、夹压、切块等诸多工序。和顺豆腐由于夹压时间较长,所以口感较硬,且有嚼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豆腐更需要慢工出细活。在煮豆浆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火候,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熬制30分钟左右,就能明显闻到热豆浆浓郁的甜香味,这甜香中,有农家土灶和炭火的功劳,也有特制的大铁锅的奇效,当然其中严谨的加热方法和加热顺序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豆浆煮好后,接下来便是点豆腐,这是做豆腐最关键的一步,关系到做豆腐的成败。千百年来中国人做豆腐最常用的手艺就是用卤水点制豆腐。点好之后,豆浆便凝结成豆腐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然后将豆腐花倒进用纱布垫底的豆腐模块里,此时多余的卤水从豆腐模具下方的小孔流出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待装满后,铺平,再包好纱布。包纱布也是一项技术活,如果纱布叠层处理不好,压出的豆腐外边会留下纱布叠痕,影响美观,这些细节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掌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包好纱布后,再放上木板、石头等重物,将豆腐夹压1-2个小时,使多余的水分压出来,以保证豆腐富有弹性韧性。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待豆腐成型后,取掉豆腐模盖,用手慢慢地掀开包裹豆腐纱布,豆香怡人的豆腐便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老人将夹压好的豆腐用刀切成小块,便可分送亲友,或放置在凉开水里储存,成为正月里随食随取的美味佳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豆腐可以说是素食里的“万金油”,吃法百变、百搭,如小葱拌豆腐、炒着吃、干煸豆腐、麻辣豆腐、砂锅豆腐等,百吃百搭,豆腐已成为正月里和顺人饭桌上的营养美味必备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制作传统手工豆腐 溢出浓浓年味|No.797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