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这是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太行山腹地,塔岭山脚下的南石槽村。每天清晨5点多,这条村道上就会出现一位徒步老人的身影。这位年逾古稀之人每天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坚持锻炼两个小时左右。(■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早晨徒步锻炼回来,院子西屋窗台就成了老人压腰敲腿的支点。每天十几分钟的敲敲打打已成为习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老人叫原开心,属鼠,今年是本命年,整整72周岁,南石槽村人,小学文化。2016年,家人认为他不宜继续在田间劳作,一再劝他在家颐养天年。但玩扑克、摸麻将、下棋之类的娱乐活动他都不喜欢。不肯闲下来的他,就萌生了要楷书抄写四大名著的想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艰难的选用纸张之后,老人开始用小楷抄写《三国演义》,从此就一发不可收。老人是个严谨律己的人,为了尽快完成目标,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上午8点准时开始抄书,上下午分两个时段,每天抄写不少于4个小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抄写前要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首先将整张毛边纸裁成近A4纸大小的尺寸。裁纸时要用一张样纸比照,不能有丝毫的出入,否则将来装订起来会不整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纸裁好后,用直尺比着拿铅笔画线,线道不能深、也不能浅,不能粗、也不能细,线条之间间隔不仅在同一张纸上保持整齐,还要和其它的纸面线条保持一致。这些工序全靠手工完成,这需要极强的毅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进入抄写状态时,老人除了手,浑身像凝固了一样。全神贯注,屏住呼吸去抄写一笔一划,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动力在支配着。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书上放着孔尺,还有放大镜。带着厚厚镜片的老人,每次抄写都需要盯紧孔洞里那几个即将要变成小楷的比划,生怕它们跑掉一样。老人每抄几行都要检查一下文字的排列布局。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正屋桌子的抽屉里放着老人抄写完毕于2019年春的《三国演义》。这是他用了2096张毛边纸,耗时3年多才完成的。老人说:“通过第一部书的操作,各方面都熟练了许多,在抄写第二部书《红楼梦》时就快了不少。等四部书全抄完了,就可以装订成册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目前,四大名著中,老人已抄写完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正在抄写中,还剩十六回,已近尾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老人平时话不多,但谈起书法、四大名著就激动起来,眼睛格外有神。笑起来很朴素的他,在执笔写字的时候有板有眼,俨然一位功力深厚的大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由于长期的书写,原开心的胳膊肘腕磨起厚厚的老茧。他说:“可费劲了,开始写的时候脑袋疼,胳膊肘也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年轻时,老人喜欢摆弄乐器,正房的柜子上放着他的笛子和口琴,二胡已不知道丢到哪里了。现在老人的笛子依然吹的非常棒,笛声圆润流畅,婉转悠扬、浑厚清脆,而且运气也很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老人在院里院外种了很多种蔬菜,闲不住的老人,常常会打理这些蔬菜,过过下地的瘾,他认为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关于老人抄书的决定,老伴非常支持,4个子女也很高兴,他们只是希望老人不要太劳累,注意身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原开心的老伴姓张,仅小他一岁,勤快精干、热情贤惠。生活上根本不用他操心,老伴在方方面面都照顾的他服服帖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老人有些耳聋,交流不太方便,妻子就乐当翻译。她说:“除耳朵有点毛病外,开心身体各方面都好,她嫁过来后,没有见他吃过一片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这是老人抄书时坐的椅子,上面缠着铁丝,但他都不舍得换。老人笑着说:“它是我的老伙计了,只要它陪着我,心里就踏实。”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这间十几平米的小屋的圆桌,就是实现老人心愿的场所。从2016年开始抄写到现在,老人已在这里写完近4000张毛边纸,用掉近百支毛笔,今年雨水多,小屋好多地方在漏水,但老人的抄写从未停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稀农民楷书抄写四大名著 历时五年 用掉近百支毛笔四千张纸|No.711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