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静乐县岔上村王成才,现年55岁,2018年任村委主任,为了带动全村致富,王成才不断创新想办法。2019年1月村里注册资金45万元,由王成才、白义田、张亮红带头,岔上、石门子和小沟滩三个村集体代表全体贫困户入股的形式,成立静乐县高峁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黑木耳种植基地,现种植椴木木耳2000多根,木耳菌袋5.3万棒,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范亮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岔上村位于县城西北角,距离县城30公里,距离乡政府12公里,全村人口306户,9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247人,2014年脱贫35户105人,2015年脱贫9户17人,2017年脱贫2户7人,2018年脱贫22户75人,2019年脱贫14户32人,剩余4户11人计划2020年全部脱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在当地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现种植椴木木耳2000多根,木耳菌袋5.3万棒。一朵朵黑木耳晶莹透亮,告诉大家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通过“村集体+公司+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公司下一步计划通过动员贫困户上山采摘野生蘑菇、地皮菜、蒲公英和毛健茶等,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包装和销售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村集体依据参股情况对公司盈利进行分红,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将对年老体弱、重度残疾等失能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同时解决有劳动能力在村的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54岁的白有田正在晾晒木耳,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年时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目前,村里种植黑木耳共带动贫困户1058人次,受益111440元,带动非贫困户405人次,受益90090元。45岁的周海平也在这里工作了两年时间,这份工作不仅给了她收入,还让她有了充实的生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椴木木耳,是以栎树椴木为基,自然生长而成,生长环境与纯野生木耳相当,生长过程中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所以椴木种植的黑木耳,没有任何添加剂和化学成分参入,种植完成需依靠树木和大自然所提供的营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吊袋木耳培植大棚的顶部及四周覆盖了塑料膜和遮阳网,有效控制棚内光照量和温湿度,方便了管理和采摘,也为木耳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保证了木耳干净、绿色的品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眼下正是黑木耳的采摘季节,村里的妇女们每天在基地里忙碌着,小心翼翼的采摘着一朵朵黑木耳,然后再送去晾晒。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大棚里的一个个菌棒,长满了木耳,妇女们端着盆认真地采摘着,有了这份工作,一个个家庭脱了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一段段椴木黑木耳鳞次栉比的摆放着,大棚里的菌棒排列整齐,在阳光下泛出一片银白色的光,基地的劳动者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来回穿梭,木耳丰收了,农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了,不仅丰富了城乡群众的菜篮子,还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木耳开出“致富花”助力农民脱贫攻坚|No.703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