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平遥推光漆器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有“平遥三宝”(漆器、牛肉、长山药)之首的美誉。其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环保无毒抗虫蛀,耐热防潮,经久耐用,2006年,该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裴晓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在平遥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众多工艺美术大师在为各种推光漆器或刷漆、或打磨、或绘纹样,一件件推光漆器在他们的手指间慢慢蜕变,变成极为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眼前一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平遥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内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研发培训、旅游观光、创业孵化、跨界融合、科普教育、漆树种植等功能于一体,吸引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专业设计制作团队126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成为当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5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如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民间传说等等,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或堆鼓镶嵌,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富丽堂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平遥推光漆器用料考究,制作精良,既有装饰效果,又有实用功能,并且有耐高温、耐酸碱、耐老化等特点,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平遥古城地处黄土高原,新石器时代,这里覆盖有大量树木,漆树在这里分布甚广。先民们便用漆树的浆汁涂抹食器,以图光亮、好看、耐用。平遥推光漆器所用的“漆”,是漆树上分泌出来的天然大漆。这种天然大漆不仅防潮、防腐,还耐高温、耐磨损、耐强酸强碱,摸起来具有手感温润,绿色环保等独特的优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近年来,受现代化学漆和腰果漆的冲击,以天然漆为原料的推光漆艺日益萎靡,导致许多漆器艺人改行,漆艺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处于濒危状态。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工艺,推光漆也主要是由老手工艺人和小作坊生产代代传承下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平遥推光漆最后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抛光的。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推磨次数愈多,出的光愈亮,以后会越擦越亮,适于长期摆放。推光的大妈介绍道:“擦拭中不能有任何附着物,因为那样会划伤箱面,要用手沾油,擦出箱面的亮度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在漆工车间,每一件漆艺品"髹漆"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工序,出好光也是每件产品质量优劣的关键。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擦拭毕,再用手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刷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画工和镶嵌车间,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画工必须学习绘画四年以上,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才允许在漆面上勾红点翠,独立操作。刻绘工人的刀锋,要求像笔锋一样,粗细相间,深浅适度,起落自如。镶嵌原件的制作台上,叮当有声,由镶嵌工人根据图案的要求,把河蚌壳、螺钿、象牙以及彩色石头,加工成各种原件,巧妙地镶妥粘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有制作师傅介绍,精美绝伦的漆器产品,从设计到出品,制作周期都比较长,短则数月,长则两三年,真正把握这门技艺,起码要经过六七年的打磨。如今,民众对漆器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漆器技艺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平遥推光漆器如此流光溢彩,全得益于工匠师傅们夜以继日的刻苦钻研,一遍遍辛勤的打磨和日积月累练就出的精湛手艺。通过平遥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这一平台,将推光漆器工艺流程现场演示,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平遥推光漆器的艺术内涵,不单单向外展示传承的技艺,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平遥推光漆器传承千年技艺 匠心续写传奇|No.68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