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在山西阳泉平定县前锁簧村有一对父子杂技艺人,父亲五十刚出头,名叫延庆,儿子今年18岁,名叫延翔宇。两人身怀“绝技”,用杂技表演给人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在完成他们自己的杂技梦。(■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杜爱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据延庆师傅介绍,从爷爷到父亲,都喜欢在村里闹红火,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一手拿种田锄头,一手拿着胡琴行走江湖的“红火浪人”,在当地小有名气。延庆师傅说:“起初我学的不是杂技,是戏剧表演,扮演的是戏剧舞台上的三花脸小丑演员,后来受武侠剧的影响,便恋上了武术。”15岁离家的他,在河北一个杂技团拜师学艺6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那几年,延庆的生活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习基本功,倒立、拉筋、压腿,同时跟着师父辗转在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一带,一边学艺一边卖艺。“当时演出是没有收入的,杂技团管吃管住。”延庆回忆道。延庆师傅个头不高,但背阔膀厚,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一块凸起,摸上去软软的,看上去像一块厚厚的圆圆的茧子。“这是我长年累月钢筋上倒立练习“铁头功”磨的。”延庆笑着解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杂技的辛苦,非外人能够想象,延庆也多次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21岁时,因为家庭原因,延庆回到老家。心疼儿子的父母几次劝他改行,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延庆在当地找了份普通工作。但两年后,他还是选择回到了杂技团。“没办法,我就是喜欢杂技,喜欢舞台。看到观众高兴,我就高兴。”延庆说道。(图为延庆提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延庆师傅在儿子延翔宇11岁时,将他送到了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专门学习杂技,一学就学了七年。如今,18岁的儿子已经能独立登台表演,就像年轻时的自己一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在杂技艺术道路上,延庆师傅的小院就是儿子平时的训练场地,家里的桌椅板凳就是训练道具,延庆师傅不仅专业辅导儿子,而且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延翔宇除演出外,每天坚持自己反复训练,来达到动作的标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为了见证他们的真功夫,父子俩特意穿上了舞台表演的服装,在村里的舞台广场上,进行了一次代表性的杂技表演,尽管没有观众,但他们的表演功夫却惊艳了现场众人,有许多路人为他们叫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钢枪刺喉”“前空翻站脚”······一个个惊、险、奇的表演动作,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众看到的每一场精彩演出,背后都是杂技人一次又一次的辛苦练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然而,以高、难、险、奇为特征的杂技在好看之余,还常常伴随着危险。有一次,延庆在表演吞剑时,不小心将食道刺破,疼痛难忍的他硬是坚持着表演完才去就医,之后恢复了很长时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这些年来,父子俩外出演出不胜其数,每逢集市、庙会、大型节日活动、景区表演、开业庆典、结婚办喜事等大小舞台上,“铁头功”“吃火喷火”“上刀山”“钢枪刺喉”“脚踩灯炮”……30多种高强度的“绝技”,都会引来观众们的阵阵叫好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延翔宇也有他的热爱和坚持,他说:“我从最初群众眼中的 ‘小杂耍’,到登上舞台,再到如今在家门口举办艺术节,一步步走来,杂技伴随了我很久,也承载了我很多的感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在杂技科班学习,七年的摸爬滚打,延翔宇有了深厚的杂技武功基础,跟着师父亲闯荡几年,他的“蹬技表演前空翻站脚”“前空翻蹬胸平衡”“蹬臀360º转体”“单蹬波浪滚翻”等绝技,已经行云流水,节拍掌握的恰到好处,融合了许多武术风格和舞蹈元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大,每场演出对延庆都成为了一个挑战。为了保持良好状态,他依旧保持着锻炼的习惯,翻跟斗、劈叉都不在话下。延庆说:“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表演下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关上门是一家人,走出去就是一个队”父子两人分赴全国各地演出,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鼓了自己的腰包。在应对当下杂技文化市场中,面对专业团体的大场面、大手笔,他们把观众群定位到中小型单位及各地景区提供的平台,参加当地交流会,到乡镇农村演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一年下来年均收入可达70000多元,延庆说:“对于这样的收入他已经很满足了,不仅养活了全家人,还让他在城里买了房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毛虫化茧成蝶,只为美丽翩跹;凤凰浴火重生,只为蜕变追寻幸福;演员厚积薄发,只为一刻完美演绎。延庆父子两人身怀绝技,给人们带去了欢乐的同时,也在续写中国传统“戏法儿”的道路上,共同打造自己的杂技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一对农村父子的杂技人生 探访光鲜背后的眼泪与艰辛|No.67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