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生于花馍之乡、自小喜爱面塑艺术的小伙子王俊锋,早些年为生计来到侯马市打工。辛苦劳作之余,勤奋钻研,反复试验,默默地自学面塑工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跌倒爬起,愈挫愈勇,十年一剑,终于从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张跟慧)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一块柔软的面团,被一双灵巧的手反复揉搓,加入需要的颜色,再一遍一遍揉匀、擀扁、塑形、切条,再用铁丝为“骨架”造型,把一层层报纸包裹在“躯体”上,缠绕覆盖,接缝抹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为面塑装上用面团捏制的头部、四肢、尾巴……不一会儿,一个浑身雪白、顽皮可爱的“小绵羊”就呈现在眼前。“牧羊人”面塑捏好后,一幅细致入微、神态逼真的“3D牧羊图”就完成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王俊锋出生在全国著名的“花馍之乡”闻喜县。他从小就深受父老乡亲们的影响,耳濡目染,对面塑艺术有着天然的情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1998年,王俊锋为了生计来到侯马打工,先后在中粮酒家、凯悦大酒店、交通大酒店等几家饭店从事面点操作,也是整天与“和面”打交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2003年,他打工的酒店来了一位李师傅。看着人家像变魔术一样,眨眼间就把一团软面做成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王俊锋大开眼界,羡慕不已,这激起了他亲手搞面塑创作的愿望。从那时起,面塑艺术创作,成为王俊锋生命的一部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汗水没有白流,勤学苦练的他,面塑技艺不断地进步。就像古人的“十年寒窗”一样,在2013年,王俊锋的面塑技艺经过十年的打磨,终于日臻成熟,作品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喜爱。这一年,他辞掉了收入不菲的厨师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面塑创作事业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他不仅通过书籍、互联网大量阅读面塑艺术文章,而且广泛涉猎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古代神话、中外宗教、传统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红脸膛、长须髯、锁子甲、偃月刀、《春秋》卷……一眼就让人看出这尊作品是勇武威严的武圣关公。他走出山西,远赴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广泛考察学习各个地区、各个流派的面塑艺术,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中国面塑艺术的营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厚积而薄发,两年来,他创作了大大小小200多个面塑艺术作品,作品渐渐显露出艺术大家的气质和韵味。王俊锋的作品中,蕴含着古今中外各种元素,生动有趣,多彩多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王俊锋面塑中,最常见的是中国历史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有普通百姓生活场景、小动物、卡通形象等各种风格的作品。古今中外,和谐地融入了他的“斗室”中。王俊锋说,自己的美术功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多学习,为艺术创作增添后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打工仔华丽变身“面塑王子”|No.66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