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麻特是晋南农村人对麻花的特称,绛州麻特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它比不上麻花的酥无筋骨,但却皮脆劲三分。随着2020年新年临近,在新绛县文侯村绛南府麻特作坊,女工们搓、炸麻特一派繁忙。图中,“绛南府”麻特作坊坊主行新枝信心百倍展示2020年创业梦想。(■本期摄影:高新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在麻特作坊,农家女工在你追我赶搓五色麻特。这家作坊的主人行新枝年已五旬,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她传承创新千年家常麻特制作技艺进行创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农家女工在作坊切、榨胡萝卜等蔬菜。行新枝创业一年来,炸出的原生态“绛南府”麻特不仅畅销国内北京、广州、太原等地,而且漂洋过海走进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行新枝带动本村和邻村30多名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家门口炸麻特,走上脱贫致富创业新富路,人均月创收达5000-10000元。图中,农家女工在有条不紊搓着麻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作坊所在的文侯村相传是春秋称雄中原魏文侯出生地,故称文侯。位于县城最南端峨嵋岭上,有七十二架岭,八十三条沟环绕,盛产晋南旱垣优质冬小麦。是抗战和解放战争年代红色革命老区,1947年新绛县驻文侯村民主政府改称绛南县政府,俗称“绛南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农家女工在麻特作坊切紫甘蓝等蔬菜。这里的麻特因为加入菠菜、胡萝卜、紫甘蓝、甜菜根、黑米面、芝麻、花椒叶等配料,所以口感品质独一无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农家女工在麻特作坊搅拌黑白芝麻以及花椒叶等配料。这里麻特的选料更加注重原生态的食材本味,充分发挥食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段的相互作用,激发食材自身的香味,形成了麻特独特的香脆口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女工将生产的麻特搬运装箱,行新枝的“绛南府”品牌,坚守良心底线,继承传统技艺,改进工艺设施,让绛州传统麻特再一次风采重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五颜六色的五彩绛南府麻特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麻特的主要原料为晋南优质旱地小麦石磨面粉,用家常玉米面发酵。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麻特的传承者坚守祖传工艺但不一味的拘泥于古法,在麻特的油炸环节,他们用油更加清澈环保。虽然这样麻特的制作成本会更高,但麻特的品质会更加安全健康营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女工在清点码放炸好的五色麻特。麻特脆而不酥,保持了食材一定的劲道,不仅适合零吃,而且在用于泡汤、涮锅和炒菜时,不嫩不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朴实的绛州麻特载着新绛农家人的精心和苦心。行新枝对自己的创业梦想信心百倍,她说:“2020年,我要带动更多姐妹炸麻特,振兴家乡,共同致富创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农家女传承千年麻特技艺 创出致富脱贫路|No.626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