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马锌年是晋城煤销公司派驻帮扶陵川县夺火乡寺南岭村的第一书记。自2017年驻村以来,马锌年从改变群众生活陋习、改善村民精神面貌入手,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把老百姓的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足,激发出了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的强劲内生发展动力。她在帮扶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团结村民,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戴百姓。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王建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寺南岭村地处夺柳公路主干道旁,距陵川县城45公里,海拔1200米,地域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1573亩、林地4300亩,森林覆盖率60%。全村122户3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202人。这里民风淳厚,风光旖旎,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以农林业为主,同时也是干果核桃、中药材的主要产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马锌年上任之初就狠抓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管理工作,面对脱贫群众的动态调整、信息采集、更新和录入及脱贫监测户的摸底、标注、建档立卡数据的核实、核准等日常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陵川寺南岭村是一个距陵川县城最远的村庄,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为了丰富群众的生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振群众精气神,邀请陵川县旗袍协会、汉服社等社团组织来这里演出,使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中提升素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弘扬社会新风尚、传递正能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村里的妇女们在农闲时刻无所事事,不是打麻将就是三五成群,东家长西家短。为改变村民消极、落后的思想,召集村里的妇女们组织了全乡第一支女子军乐队,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购买乐器、聘请老师,通过4个月的努力学习,零基础的“大妈”们个个都成了“专业人士”,两年来,参加各类演出、婚庆已有20多场,山村里飞出了“金凤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马锌年和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入户走访,与群众交流谈心,耐心解决群众的疑惑问题,谈收成、谈发展、谈困难、解民忧、解纠纷、解难题,并长期为贫困群众宣讲、解读各类扶贫政策和措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84岁的许全翠老人常年卧床,与耳背的老伴相依为命,针对这样特殊的贫困户,村里还有好几家,马锌年基本每周都会逐一去看望他们,如遇到头疼脑热无医少药的时候,她会主动联系从市里、县里回村的人员问医买药,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村里有一位智障村民,老公比她大十余岁,她们无儿无女,生活没有什么追求,家里更是乱七八糟,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把破烂不堪的房子收拾的焕然一新,但主人的生活习惯却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依旧是脏、乱、差。马锌年便开始帮助、引导智障女主人打扫房子,之后又与她约法三章,达成了“奖惩”制度,到现在,她在见到马锌年时,便会主动说:“今天,我叠被子了!今天,我拖地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村里还有一位“懒汉”村民,他从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饥,一说干活儿就会腰酸背痛腿抽筋,马锌年经过观察、了解后,多次与他接触、交流、沟通,逐渐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不仅主动把荒了几年的地种上了庄稼,还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义务劳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为改变村里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积极参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她与支村两委干部实地研究探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听取民意,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特聘请中国农大教授实地考察,听取专家建议,开发绿色农产品产业,为了转变农户盲目追求高产的观念,专门租来6亩农田作为试验田,不施化肥、不撒农药、人工除草等,恢复古法种植,提升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群众收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为民办事,为百姓分忧,拍上百姓纯手工制作的扫帚图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做宣传,解决销售问题。村民的小米、香菇、蜂蜜、核桃、红果等通过她的宣传,推广,卖出去了很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小事见真情,无论走到哪里与村民已经融为一体,真诚、友善、热情、和谐的相处,化作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百姓已把她当成了寺南岭的一份子,她也早把寺南岭当成了自己的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寺南岭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这里海拔较高,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有适合万物生长的红土地。马锌年利用当地良好的土地资源,根据市场需求,鼓励村民多种小米,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作为致富好项目。图为村民正在晾晒小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为了开发新的农产品、提高小米品质,寻找更好、更适合本地生长的农作物,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咨询专家,专门从青海购买藜麦种子进行试种,并通过朋友介绍,专程到外地购回优质谷种进行改良,试种的新谷种与老品种相比,在产量、质量、口感都获得了群众好评,改良成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为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帮助村委成立了“农产品合作社”,着力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打造优质品牌,依托消费扶贫政策让特色产业正规化、市场化,今年帮扶单位助销农产品累计8万多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因为驻村工作特殊性,平时除正常工作外,与工作队员吃住都在村里,繁忙的工作之余离不开柴米油盐的生活,3个人的驻村“小家庭”洋溢着一片和谐友好的氛围,他们虽然疲惫却依然开心,忙碌之余仍然快乐,艰苦之中充满亲情。她经常和大家念叨,我们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永远为民办实事,为百姓分忧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寺南岭村“第一书记”真心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No.619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