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护国善庆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西关村。肇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清康熙年间重修,是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保林的家就在该寺附近,目睹了数十年间寺院的变迁。八十年代,刘保林带领工程队走南闯北,率先改变了家庭生活。如今,儿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安享晚年的老刘,想起了祖父、父亲乐善好施,修仁修德的家训,有感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决定自己投资20万元,修缮善庆寺钟楼。(■本期摄影:高新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生于河津、出身贫寒的刘保林生活朴素,始终对成就他的新绛心怀感恩,总想做点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用他的话说,就是“吃了新绛几十年饭,总要为新绛留点什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文物、统战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老刘寻找专家设计,一切按照文物法的要求进行。如今,工程已顺利开工,老刘每天守在工地,他说:“不为别的,只求干一件精品工程,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前辈,对得起个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护国善庆寺现仅留后院南北殿及东西厢房与钟楼。现占地面积为1665平方米。北殿面阔5间,进深3间,2层,悬山顶,年久失修,破坏严重。这是近日摄影师用无人机拍摄的古香古色的护国善庆寺全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中国的古建筑,是一种智慧。它不像一些现代设计,做传统文化的设计是没有套路和规则可循的,必须每个问题具体对待、耐心解决。干了半辈子建筑设计的老刘当仁不让,重披战袍,当起了工程监理,每天在工地上,指导工人按标准施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修缮善庆寺钟楼,可以让来这里的人都能了解这里的精髓,在已知历史的基础上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到古代的文物及历史文化,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中国古代的文物,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的文化。图为老刘在工地亲自切割建筑材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群众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真实状况,这些历史文物不仅凝聚着我国广大劳动人们的智慧,而且能够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状况呈现出最直观的反映。图为刘保林和徒弟在护国善庆寺鼓楼修缮工地切割材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对于文物发掘、保护以及修复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以及更深刻的反思。文物的修复工作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深远的影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文物是有价值的,它可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人类创造性智慧的结晶,在修缮的时候就必须保护好它的这种艺术价值。在护国善庆寺鼓楼修缮工地老刘不放过每个细节,遇到问题及时与工人沟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老刘自费修缮护国善庆寺,就是想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放异彩。在护国善庆寺鼓楼修缮工地,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一丝不苟地进行着修复工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在刘保林老人的指导下,善庆寺鼓楼的修缮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这是11月10日摄影师用无人机拍摄的正在修缮的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护国善庆寺鼓楼,从空中俯瞰,鼓楼呈现出方形结构,一块块木头搭建在一起,看似松散,却具有十足的建筑感,这是古代无数人流传下的智慧和精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承不息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一大批珍贵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好身边文物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出巨资披挂上阵修文物|No.605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