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偏亮村位于阳泉市盂县北部,明、清盂县志载名为“偏梁儿”。村居因坐落位于东北位、西南走向的偏梁上得名。后因“梁”与“亮”方言音近,渐演变为现名偏亮村。这个村子过去也叫石路村。原有耕地260余亩,40多户人家138口人,是盂县与五台县的交界处,沿村前公路走过村头,一条村通公路直通五台县境。如今,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已无常驻人口。(■山西新闻网记者:苏航 ■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路宪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走进偏亮村,宁静祥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只有鸟语声声、风吹草香,用石块和泥土建筑的古村落。前几年,这里还有几位老人留守,而现在,除了几名看守院落的人员,以及临时返乡短居的人,已经没有了长期定居在村里的村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古村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有八路军居住一年之久,曾遭到日本人烧、杀、抢光的“三光”政策,烧毁了整个村庄。当时村民们也曾为保护八路军女战士的安全与日本人迂回周旋,留下了一段佳话。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最后几名长期定居的村民都已经随子女陆续搬迁出去。村里很多房屋长时间无人居住,时间久了,墙上爬满了绿色植物,这些植物生长的非常快,几年的时间,这些破败的老房子就像被绿色“吞噬”了一般,郁郁葱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外来游玩的人仿佛更加喜欢这种绿色的村庄,看惯了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这些“生长”在绿色海洋中的小屋就显得更加有特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偏亮村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每一季的景色也不相同。盛夏的时候,这里是充满绿色的天然氧吧,而秋季这些绿色逐渐变浅,与淡淡的雾气搭配在一起,山色和村庄形成了另一种景象。偏亮村的风景确实很美,也许是游人和摄影师的天堂,但是这些不能为长期定居的村民提供便利的生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除了这些自然风光外,散落于山林间的断壁残墙同样让人赞叹。在这里,一个石碾就是一个故事,一座老房子就是一段追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从这里走出的人,不甘心老房子的破败,即便不常住,也有人会对老房子进行翻修,而房子的样式,完全遵照的之前的模样。因为对农村出身的人而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亘古不变的老屋情怀。不管是身居庙堂之高,还是坐拥广厦千万间。心灵深处最原始、最亲切的关于家的概念,那就是老屋的情怀。有老屋相伴的童年无论是什么记忆,而今都充满着无以言说的幸福感,而这幸福感是那样的温馨、悠远而又绵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老宅新颜”,通过对老宅的翻修,可以留住最后的情怀。因为老屋倒了,便再没有安慰和寄托,连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都会渐渐淡去,只能把老屋深深地埋在心里。老屋情结,在每个人的心中,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里,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有思想就有老屋情结。你住过的地方,生活过的地方,离开了,就会想念它,这就是老屋情结,这就是乡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曾经,搬离村庄是村里人的奋斗目标,但当真的离开之后,却怀念那既朴实又满怀希望的时光。农村老房子作为几代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土墙、老树、电线,除此,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痕迹,一种原始的状态,唯有那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土街道,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热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村里逐渐被降水剥蚀,对面山上一条条沟壑,一道道山脉,连绵不绝,宛如饱经风霜的老人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村子里,除了蝉鸣鸟叫,没有一丝城市的喧哗浮躁,让人心旷神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时代,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筑墙、盖房、铺路。由于建筑材料的特殊和当时生产工具的落后,这一切在当时都进行的尤为困难。返乡的村民总是哀叹,老屋就这样都慢慢倒下了,再也见不到原来的样子了。他们总是会回忆起在老屋生活的时光,细数着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被雨水冲刷过的石板路长出杂乱不堪的荒草,断垣残壁仍寂寞地被钉在颓废的墙基之上,这些破败的凄凉让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不忍直视。对于他们来说这被遗弃的不是老屋,而是那永远也回不去的时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村民们一个个离开,老宅基地一片荒芜,石头建得房子,大多没有再修缮,在风雨中飘摇。年轻人远居他乡,随着集中居住步伐的加快,这些老屋即将成为永久的回忆,定格在一代人的脑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村民们在搬离的时候,村里的房子大部分都保存的比较完好,随着常住村民数量越来越少,整个村子逐渐变成了野生植物的天堂,经过大自然的打磨,这些植物一点点的覆盖了房子,围得严严实实,俨然成为一座绿色的童话王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在高处俯瞰这些破败的老屋,可以感受到这里曾经真的是很漂亮。而大自然的力量,又造就了如今特殊的美景。村里没有翻修的房屋大部分都成了危房,很多的房屋已经倒塌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这间由石头磊成的建筑是当时喂养大型牲口的圈。牲口是当时农民务农的得力助手,是没有农业机械时代的重要动力输出。如今,没有了务农人员的村庄,牲口也随之而消失。只有这还未倒下的石头圈还定格着当时的农业生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人在离开早年生活过的地方后,无论住在多么豪华、多么高档的小区和居室里,仍旧会深深地牵挂和留恋,因为老屋有着太多的回忆,太多的喜怒哀乐,太多难以释怀的情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这是一张村里人庙会活动的合影,每年都会有人组织村民返乡参加集体活动,大部分的人也会积极响应这种号召。大家都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守候自己的乡土情结。这里除了有着对出生地的特别眷恋以及成长记忆外,更因为村庄和老屋是他们度过艰难时光,实在是刻骨铭心。村庄、老屋装满了太多的乡愁和记忆,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抹去,难以忘怀。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骨子里满满的都是浓郁的乡土情怀。生于斯,长于斯,童年里乡村生活的记忆总是像生了根一样,午夜梦回也总是梦到乡村的童年生活片段。老话说水有源树有根,乡村就是农村人的根。落叶归根是多少外出求学打工游子的真实想法,但现实是乡村沦陷,故乡消亡,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根,还能感受到那浓郁的乡土情怀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探访古村老屋 感受别样的乡土情怀|No.599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