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山西省闻喜县郭家庄镇后堡头村,耕地面积有1876.5亩,村里现在共有104户,4个居民组,396口人。村子三面围岭,一面临沟,属于丘陵地带,柏油公路临村而过。就是这个依岭而建的小村庄,保存着近十座古民居,带着浓浓的“乡愁”,承载着儿时的记忆,成为村里特色旅游的一大亮点,使这里备受关注。(■本期摄影:杨建峰 仇锦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由于该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是县上优质的小麦基地。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中药材,村民们凭借着勤劳朴实、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不仅让后堡头村的贫困户成功脱贫,也开拓了一条致富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后堡头村旱地、坡地较多,花椒种植是村里退耕还林后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种植面积达1000亩。农闲时,大部分青壮年以外出打工为主,这让后堡头村的干部和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古民居,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多年来这些隐匿于北垣岭上的古民居建筑,鲜为人知,随着近年来通往阳隅高速路的拓宽,毗邻公路的后堡头村才逐渐的被人了解。十余座古民居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全部都是砖木结构,古色古香的传统四合院造型,让这里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这些古民居檐下花板雕柱,刻工精致,或人虫鸟兽,或山水花木,无不寓意深刻,呼之欲出。有的下设花雕门扇,四面柱脚下的石鼓更是世间绝品。中堂牌匾上写有“逸无其所、”“醇涵静体、”“修慎、”“永思”等等,都是些养心劝善和行孝勤俭的砺志楹联或诗文,证明这些古民居主人在教育儿孙勤俭置家的同时,不忘对儿孙们德孝文化的教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几座古民居的木雕工艺最为古朴典雅,大门楼上的花板木刻更是玲珑剔透令人称绝。在光秃陡直的青砖高墙上,陡然伸出一悬厦坡,结构奇巧,美观大方,巧夺天工,既实用,又省料,也从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后堡头村的古民居文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在村里支村委领导班子带领下,后堡头村的村民们奋发有为,发展特色农业、“一村一品”使村民口袋日渐的鼓了起来。千亩花椒、千亩药材、千亩油牡丹,年产数万斤优质绿豆及山楂、柿子等,让村民们真正的富了起来。特色的魅力古民居,具有的发展潜力,也让这里充满了文化底蕴,使得这里的乡村旅游更具有活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如今,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主要以育苗、技术管理、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合作社主要以投入为主,到现在为止已经投入了100多万,首先让老百姓挣钱,让闲散劳力致富,在这里安居乐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现在的后堡头村已发展油用牡丹种植1000亩、花椒1000亩,柿子、中药材等也采取分散种植,不断拓宽致富路子,多产业齐头并进。王少平(图右),今年61岁,以前在侯马上班,近十年来在家生活,以种植山楂、核桃为主,年收入能达到3万余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李凤舞,今年78岁,曾经是郭家庄中学的教员,退休后不退职,回村后兼村委书记及村长十余年,积极推动后堡头村的发展之路,建光伏发电,使村里年收入达十余万元,为村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的他可以晒晒太阳,看看书,是真正的老有所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现在的后堡头村通过发展古民居特色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一睹古民居的风采,感受其特色的旅游文化。那些古老的古民居高墙上设的照壁,青砖磨砌,浮雕人物花鸟,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尽显院主财势,也显示出这里特色的民俗文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这个有着发展潜力,充满进步活力,有着潜在魅力的小山村,把村里的优势最大化挖掘,将村里闲散的劳动力自行消化吸纳进来,增加他们的收入,确保脱贫户不返贫,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更是凭借该村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珍贵的民居文化,使得后堡头村在发展美丽乡村旅游方面,更加具有人文底蕴。这些民居文化里有“乡愁”,有诗意,有着儿时的温暖,真正的做到了特色农业富村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十座明清古民居 展现民居文化里的特色“乡愁”|No.595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