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世界消除贫困日),秋收秋播进入农忙,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古交镇闫家庄村,被村民誉为驻村“黑脸第一书记”的张卫东,正跑前跑后忙活着和村干部及新注册的黑小麦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社员加紧播种引进的30亩扶贫项目“冀紫439黑小麦”,村委会、贫困户、田间地头、新建石磨扶贫车间,随处可见“黑脸第一书记”和贫困户、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本期摄影:高新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闫家庄村是个纯农业村,县交警队帮扶贫困户占全村26户中的24户。作为交警大队的扶贫点,近几年来,如何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一直是大队领导和包村民警的一块心病,他们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村里的贫困户从贫困线奔向致富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为了尽快让村民脱贫,根据县委统一安排,大队于今年年初选派年轻有为、责任心强的张卫东任闫家庄村第一书记。如何让贫困户靠一计之长加快脱贫,2019年初上任后,张卫东一户户走访,多方位考察调研,终于找到了一个不出村,不离种地的本行,就是种植“黑小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这是在他上任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调查,确定的一条让村民们致富的途径。引进种植,再进行深加工后的“黑小麦”其附加值为普通小麦10倍以上,每亩比普通小麦增收1200元左右。当他把这个想法向大队长张建学和扶贫队长冯万斌汇报后,马上得到两位领导的支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与此同时,新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决定投资10000元资金,为古交镇闫家庄村的贫困户购买“黑小麦”种子,并积极帮助该村筹备成立“黑小麦种植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其中,共同致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46岁的张卫东在驻村前,在新绛县交警大队工作,自从到了村里以后,他每天与贫困户、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黑脸的张卫东风吹日晒,一身藏黑警服让他的脸更黑了,可他始终乐在其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从此,“黑脸第一书记”的名头更加名副其实,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让村里每个人都心中乐开了花,也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图为张卫东和贫困户及村干部准备“黑小麦”种籽播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今年4月份时,在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和扶贫队长的肯定和支持下,他同镇农科站站长、村干部紧锣密鼓北上河北邯郸馆陶县月青黑小麦农场,实地考察学习黑小麦的特性。新绛县扶贫办领导得知此事后,也表示全力支持闫家庄村这一产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在了解了黑小麦的特性、价值及深加工的流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南下河南焦作考察选购石磨面粉机,计划筹建石磨扶贫车间,健立完善“合作社+基地+石磨加工+农户”的运营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黑小麦”的附加价值,还能让农户们在农闲时忙起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种植“黑小麦”,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脱贫项目,“黑小麦”又被誉为“益寿麦”、“防癌麦”、“补钙麦”等,是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的小麦产品。其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并且远远高于其他品种的小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为了做好推广黑小麦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张卫东和村里的干部们正在筹备健立完善“合作社+基地+石磨加工+农户”的运营模式,村民们也在村委会踊跃申报种植面积,准备秋后大干一场,使“黑小麦”成为闫家庄村的绿色工业,大家对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黑脸第一书记”引进“黑小麦”力助贫困户抱团脱贫|No.592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