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8月8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时节。自古以来,人们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始终十分重视。立秋以来,新绛县横桥乡的农民朋友抓紧农时,下田劳作,田间一派繁忙景象。早上6点多,当城市刚刚苏醒,横桥乡的村民们已经开始了整日劳作。在南庄村,村民们正在小弓棚里给芹菜间苗。由于进城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中老年人已成为田间的主力。(■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孙立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小弓棚顾名思义,犹如一张张弯弓,最高处仅有两米左右,大部分时间人们只能弯腰劳作,间好的芹菜苗要抓紧时间栽植才能保障成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早上9点,西横桥村的卢大姐正在收获芹菜。随着人们对“鲜嫩”的极致追求,芹菜的收获期也由原来的大杆大叶转变为如今的细枝嫩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卢大姐的丈夫正将收好的芹菜捆扎成均匀的圆捆。现在,物流业非常发达,这些芹菜将通过批发市场发往全国各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10点,村民们正在大葱地里劳作。大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在北方每家每户冬天都会囤上几捆葱。大葱收获期,可根据大葱的长势和市场的需求来确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10点半,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正查看圆白菜长势。圆白菜学名甘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以前小弓棚多以竹子作为骨架,现在金属材料正成为主流,诸多优点的背后,是投入成本的成倍提高。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11点,西横桥村村民王强一家正在收获茼蒿。茼蒿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其属短日照蔬菜,在冷凉温和,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一80%的环境下,有利于其生长。在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能充分发展,很快进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种菜的辛苦可想而知。王强一家共种了30亩蔬菜,为了不耽误农时,身体不便的大娘也来到地里干起了农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11点半,横桥乡党委副书记柴俊龙来到王强家了解情况。虽然收成不错,但近期茼蒿价格不高。“丰产不丰收”不仅是像王强这样的农民最揪心的事,也是对基层干部的“大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除了种田辛苦收益少,“不体面”也是年轻人离开土地的重要因素,然而王强却很享受田间劳作的过程。他希望菜价能再高点,好把自家的竹弓棚升级成铁弓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横桥乡分为汾河谷地和峨嵋岭台地两部分。谷地得益于汾河的滋养,人们多以蔬菜种植为主。而峨嵋岭台地则为旱塬地带,缺水是最大的发展难题,该县两个省级贫困村均在此地。这样的梯田或许是一道风景,但对农民们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11点50,75岁的刘改改正在堡里村日间照料中心准备饭菜。这里服务对象为需要服务的留守老年人。这里既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难的问题,也解除了子女们在外务工的后顾之忧,日间照料中心的成立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目前,像堡里村这样以留守老人居多的村落不在少数,日间照料中心则是他们守护乡土的“幸福驿站”。12点,老人们陆续来到这里就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日间照料中心一天的餐费是两元钱。吃过饭,老人们还可以在这里休息娱乐,但大部分还是回到地里干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下午一点,室外温度已达36摄氏度,支社村的村民陆续来到核桃地里除草。8月的田间地头,他们是高温下最美的劳动者, 也是一道最靓的风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最热的时候除草,草才好晒死。”虽然使用除草剂效率更高,但他们依然选择这种原始的劳作方式。他们说,种的是地,更是良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今年的旱情对作物影响很大,支社村也不能幸免。女支书张麦麦正查看核桃成熟度。再过一周就能收核桃了,只有到那时,大家心里的石头才能落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坚毅的横桥人依然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希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大红袍枝头硕果累累,花椒扶贫项目让低收入人群看到了致富的曙光。大红袍花椒,不仅产量多,品质好,销售也很广。大红袍花椒的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饮食古今囊;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游客一边吟诵着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一边感慨横桥人在峨嵋岭栽下的奇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滴灌的使用,使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成为可能。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惬意之时,更应当感谢农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立秋满地黄 家家农事忙|No.585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