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酒就是文人墨客创作诗词歌赋的灵感来源,也是饭桌上接待客人,调和气氛的宴席饮品。近日,山西新闻网记者有幸走进四川德阳绵竹市,深入剑南老街、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探访这里的古法酿酒。(■山西新闻网记者:苏航)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尚未走近剑南老街,老远便闻到一阵醇浓的酒香。一踏进街上“天益老号”,只闻得酒香更加浓郁,仿佛空气都已使人陶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站在深深的酿酒窖池旁,剑南春总工程师徐占成介绍到,这里的窖池便是剑南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已具有1500余年历史,且上千年来不断代使用至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徐占成表示,剑南春至今仍然采用这种古法酿造,其原因就在于这种窖池为上佳的黄泥老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他说:“边上是用黄泥作成的,黄泥里有一种产香的微生物群系,经过的时间越长,这种微生物繁殖得更好,最终代谢的香味成分也就更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产地绵竹环境好、背靠雪山气温低等环境,使得这里的微生物适宜产好酒。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时至今日,这里白酒酿造技艺,被一代代酿酒大师以古窖池为物质载体,用口授相传的方式不断发扬光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久远而博大精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古法酿酒的车间主要用来存放酒料、发酵以及蒸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酿酒工人在古法酿酒坊里,将酒料用推车运进酒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千年古窖池有长期培养的特殊功能菌,与其它酒形成区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这里产出的酒芬香特别浓厚,滋味优雅,品之酒体醇正丰满,风格独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酿酒工人将酒料均匀的撒入用来蒸馏的容器中。传统的制作工艺,让人仿佛穿越了时光,古法酿酒,窖香浓郁,浑然天成,余韵无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传统酿造技艺承传古法依托于老窖窖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给容器盖上盖子之前,工人先在边缘铺上一层软性的材料,并拍打严实,以方便密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用木质的盖子将容器盖上,准备进行蒸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无需等待太久,清澈香醇的原浆便被蒸馏出来,而“酒头”由于口感和度数的不同也被分离出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掐”去“酒头”,产出的原浆流入坛中。传统的制作工艺,让人仿佛穿越了时光,古法酿酒,窖香浓郁,浑然天成,余韵无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镜头记录古法酿酒|No.57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