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东张镇张仙村一对耄耋老人——武有德、尹秀梅夫妇经过一百多天的努力,合力创作出一幅长10米,宽1米的“欢庆祖国七十华诞”一次成型剪纸作品,在当地传为佳话。(■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范嘉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武有德、尹秀梅夫妇已年过八旬,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七十年的风雨变迁。2019年年初,两位老人就有了创作一幅能够反映祖国变化剪纸作品的想法,希望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风风雨雨的七十年,祖国每个时期发生的政事、要事、大事,老人都熟记于心。两位老人称,从年轻时的集体喇叭到家家户户的木匣子收音机,再到黑白电视和现如今的大彩电,只要有机会,从来不漏过与国家息息相关的新闻。得到家人支持后,夫妇俩便开始着手整理资料,准备材料。包括选材,老夫妇俩都亲力亲为,他们的女儿武大红因为担心老父亲的身体,便让两个儿子全程陪同照顾爷爷奶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从整理资料到精心编排,再到修改完善,对于文化水平有限,还患有心血管钙化疾病的武有德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好在有儿女和子孙们的支持和帮助,老夫妇的孙子黄冰瑞、黄冰乾跑遍县城大大小小的书店,寻访资历较老的学校老师,搜罗书籍、整理时间线,帮助老人一起回忆编排。采访时武有德老人称,所有的手稿加在一起写了足足两大本,上百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两位老人根据自身的记忆,经历,结合中国历史资料,一笔一划,一个步骤,一个步调循序渐进,满怀感慨之情、感恩之心将每个时期发生的政事、要事和国家大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笔下,绽放在剪纸作品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自从全家齐力开始创作后,女儿武大红放心不下老父亲的身体,便开始天天回老家,每次来回将近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她说:“老父亲身体不好,为了完成这个心愿,瘦了将近十斤,孩子们必定照顾不周,哪怕匆匆回来做顿饭给他们,我都是心满意足的。”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老夫妇俩一辈子务农,却都有一颗晶莹透亮的玲珑心,武有德老人偏爱绘画,尹秀梅老人擅长剪纸。每有空闲,丈夫绘图,妻子操剪,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博得了十里八乡村民的夸赞。在日积月累的沉淀后,老夫妇俩把房子的中堂改造成了一间“宝藏工作室”。“欢庆祖国七十华诞”一次成型剪纸作品就诞生在这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互联网的发达让这个晋南小村不再偏远闭塞。最近的半个月,不仅会有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拜访和观赏作品,更吸引了当地媒体和记者争相采访。每当有人前来时,武有德、尹秀梅夫妇都会一起向观众介绍作品的构成和创作的经历。剪纸内容涵盖了从1949年至2019年七十年间中华大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每到激动之处,武有德老人都会讲到:“看到现在国家变化这么大,政策这么好,不仅病有所医,还老有所养,这是年轻时候做梦都不敢想的。现在老了,也得老有所为,要和老伴儿用这朴实的传承手艺把伟大祖国的发展史表达出来。用剪纸作品表达感恩之心,感恩祖国,感恩党,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老两口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热心肠,经常义务为村子里的喜事剪窗花、贴纸,武有德老人称:“结婚,是一个小家组成的开始,每一个和谐的小家庭才组成了幸福的大中国,只有小家好,祖国这个大家庭才能和谐长久。这么多年最得意和自豪的事情就是我们老两口能帮村子里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将剪纸手艺带着浓浓的喜气传递下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武有德老人的“宝藏工作室”里有一套理发工具,四把手推刀,三把电动刀。据家人介绍,武有德老人为村民们理发,上至七十岁老人,下到五岁孩童分文不收,年轻力壮的也仅收两三元的心意钱,已经坚持了近十年时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武有德老人在给老伴儿理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运城古称河东,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武有德老人的重孙黄宝仪特别喜欢太姥爷和太姥姥的关公剪纸,每次回家都吵着家人要看这幅剪纸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仅三岁的黄宝仪受家人的耳染目濡,在幼儿园已经画出了简笔关公画像,回到家后每当太姥姥剪纸时,都会在边上像个小大人一样帮忙。武有德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重孙们能够也学会这门手艺,将这份朴实手艺传承下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2018年,老夫妇俩曾合力剪出“梁山英雄108将”,该作品也是一次成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梁山英雄108将”剪纸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武有德老人闲暇时喜欢绘画,特别擅长水墨和写实,在村子里还是个“能人”,每幅画完成后都自己动手装裱。画幅较大时,他会叫上老哥们一起帮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临别之际,当问到老夫妇俩有什么愿望时,性格豪爽的武有德老人挥挥手,“没啥大愿望,我们老俩口身体健康,一家人和和美美就行,千千万万个小家好了,祖国这个大家庭才能好。”所言所语,句句不离家国,十米长卷,凝聚了老人的赤子之心和深深的家国情怀,百余日夜,耄耋老人在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表示敬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耄耋夫妇创作十米剪纸长卷 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No.569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