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拔穷根,摘穷帽”广灵巧娘有诀窍。山西省脱贫攻坚决战阶段,大同市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通过大力发展杞柳种植、编织,带领广灵巧娘们发展“居家经济”“炕头经济”,通过统一的生产流程和成型的营销模式,打造出“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让广灵县巧娘宫手工加工产业真正成为广灵脱贫攻坚主阵地上的 “巾帼扶贫工厂”。(■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霍飞飞)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是广灵县斗泉乡后山窑村村民刘金萍带领同村贫困妇女发起创办的广灵县第一家以手工编织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图为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在整理柳条,为柳条去皮做准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2016年合作社成立之初仅130人,3年的时间已经达到1085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妇女728人、残疾职工47名,是一支独具特色的”娘子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正用柳条剥皮机为柳条去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合作社不仅直接解决贫困妇女就业,而且它的延伸产业链也带动了当地不少农民走上富裕路。图为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装车将柳叶送去做牲畜饲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2018年,合作社在传统草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发展杞柳编织、发展杞柳种植。眼下,该县西蕉山村附近的公路边500余亩杞柳,已经收获过半,经过去皮、晾晒,就可以用于广灵巧娘宫柳编或加工成门帘等工艺品。图为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在分拣柳条,运送到编织车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在山西省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在将晾干的柳条打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将柳条劈开,分割成细条利于制作客户定制款工艺品编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巧娘宫合作社已经在全县30个贫困村设立了“巧娘加工站”,吸纳了千余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员工正在编织工艺品。目前,合作社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均有销售,还远销英国、日本、泰国等国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在山西省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孙秋莲脸上挂满了笑容。她自幼喜欢编织,每天收入60元左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在摆放成品柳编工艺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在山西省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展厅,游客正在观赏柳编工艺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广灵巧娘”已经不单单是广灵妇女专有的名称,更多的是广灵县贫困户用勤劳双手甩穷帽、拔穷根,自力更生、脱贫攻坚精神的集中体现。“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使濒临失传的民间编织技艺得以传承,又成了扶贫致富的好项目。下一步,广灵县将继续扩大扶持,运用非遗项目精准发力,拓宽柳编制作的应用范围,让广灵柳编更好发展的同时,以“文化+脱贫”带动贫困群众就业,让更多贫困户早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脱贫路上彰显巾帼本色 广灵“巧娘”编织幸福生活|No.56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