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在山西稷山集市的繁华街道上,有一位八十岁的薛姓老人,正在用最古老的“车床”加工制作宝葫芦。薛师傅,名叫薛山俊,是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自小弟兄五人,家境贫寒,参军入伍后,在一次训练中受伤退伍。返乡后学习各种手工技艺,木匠、泥瓦匠,各种手工活只要他见了,就能轻易学会。如今儿女们都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他自己在街上固定的地方,经营自己最爱的手工产品,不图挣钱,就图高兴解闷。(■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杨德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旋葫芦或其他生活用品,必须在古老的“车床”上,找准同心圆,这样加工时转速均匀,下刀准确。“车床”的转速快慢就靠手中的木弓和连带的皮绳,以及拉动的频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农村生活的必备用品,擀面杖、捣蒜锤、打子把(方言)等,都是用古老的“车床”旋出来的。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年轻时运城地区的万荣、临猗、闻喜、稷山的各个村庄,薛师傅基本上都去过,就靠旋各种生活用品,供儿女们上学,让他们好好读书,立志成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葫芦,谐音“福禄”,象征富贵,代表长寿吉祥。在中国元素、民间传统文化和信仰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民间加工葫芦作佩饰,多以桃木、红木为主,因为桃木、红木木质细腻,木体清香,色泽越久越油亮,也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制作小一点的桃木葫芦,多为装饰佩戴物,寓意圆满智慧,其大小就是两公分左右,加工起来工艺流程难度极高。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朱砂是天然矿石,既是安神药,又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安神等功效。小葫芦里放一点就能抑制或杀灭皮肤细菌和寄生虫,但一定要封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制作工具整齐的摆放在架子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加工过程中,槽刀加工毛料,平刀加工细活,手要稳,下刀不能急和狠,刨出的料要薄如纸。各种用品没有图纸尺寸,全凭经验,加工出的产品用起来,手感一定要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已经旋好的葫芦成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不时的会有年轻人驻足,询问葫芦的价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薛师傅喜欢早上打鞭子,他说这样能够让人强身健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薛师傅说,过去农业社时因为自己会这一点手艺,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出村,挨家挨户的去旋生活用品。现在时代在发展,工业化的流程已经渐渐取代了个人式的作坊,这样的路边的小手艺人也越来越少,但是只要心中有热爱,再小的地方也会带来快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八旬老人传统工艺加工葫芦 不为挣钱 只求快乐|No.55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