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面塑,也叫“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面塑最盛的季节则是农历过年时,每家每户捏塑的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应有尽有,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而且还可以食用。太原市草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仕女面塑传承人赵翠莲,今年50岁,自幼看母亲制作花馍,年深日久,耳濡目染,深深喜爱上了这一技艺,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又师承太原市“面人张”张振明老师,学习了传统面塑的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深造,赵翠莲掌握了面塑的精湛技艺。(■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 闻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赵翠莲将面粉,糯米粉,白沙糖等所需材料倒入盆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将所需材料充分搅拌后,进行面团的和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和好的面团经过蒸制,放置冷却后,加入色素调成五颜六色的面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仕女人物作品的制作,首先要先捏出人物的头部,塑出五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虽然面塑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要求手上功夫得细,心里也不能急躁,这样才能捏出好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在面塑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衣饰纹理、手脚等都很难塑造,往往一个部位制作不合理就要毁掉整件作品,所以制作过程中构图、扎骨架、和面、上色、整体制作等多个步骤一个都不能马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温婉可人的仕女人物,只需经过赵翠莲的一番捏、搓、揉、掐就能捏制完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塑体验活动现场。赵翠莲现场教孩子们如何制作面塑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赵翠莲现场教孩子们制作面塑作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面塑的独特魅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赵翠莲现场指导,吸引了众多孩童与爱好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在赵翠莲的指导下,孩子们亲自制作了自己喜爱的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随着技艺的日益精湛,赵翠莲的仕女面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知,并纷纷上门求艺。赵翠莲在传授面塑技艺的制作方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不管什么形式,不管什么年龄,赵翠莲总是手把手地悉心传教,因为她觉得,面塑艺术承载着深刻的民俗精神,它们就是华夏民族的文化遗产。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为了提高自己的面塑技艺,赵翠莲总是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赵翠莲的面塑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赵翠莲的面塑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面塑艺术带给赵翠莲无限的欣喜,倍有成就感。制作面塑不仅锻炼了脑和手的动作协调性,更能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对面塑的制作和工艺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唤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面塑艺术依托民俗而生,她要顺应时代,让面塑艺术走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仕女面塑传承人 指尖上塑造精美艺术|No.496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