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今年37岁,1997年步入社会,先后在食品厂打过工,做过药品销售,摆过地摊,当过私人教练。艰苦的创业经历磨练了他拼搏的意志,也铸就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但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再加上父母年龄大了,有了回家的想法。2006年回到村里,爱折腾的他并没有停止脚下的步伐,他发现农村人对吃火锅的热情有增无减,于是就有了加工粉条的想法。创业路上的艰辛并没有阻止了他的步伐。2007年5月1日,粉条加工厂正式点火,凭借过硬的质量,加工生产的粉条覆盖城西6个乡镇120多个村庄。2016年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慧的食品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走上了正规化生产,并于2016年底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新建成的厂房占地6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800吨,直接利润240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增收180多万元,年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杨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活着各自的工作,将和好的土豆粉放入压粉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和好的面粉经过沸水漏条变为成型的粉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工人们将粉条切割成适当的长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每天进入厂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工作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正在察看粉条的冷却程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地道滑溜的粉条已初见成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成型的粉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加工的粉条畅销到太原、大同、怀仁等周边的城市中,凭借质量信得过产品,备受市场青睐。王慧开车把装好的一车粉条送到市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忙不过来的时候,王慧的妻子也会来帮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的妻子将包装好的粉条放到推车上准备装车。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的父亲偶尔也会来帮帮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的妻子把客户定制的粉条送到客户手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线路坏了,王慧正在维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夫妻俩在银行柜台前给供货商汇款。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电商平台也成了粉条的又一销路,王慧在网上与客户进行沟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王慧正在修理线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一大早忙着送粉条,早餐就是一碗热乎乎的面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2017年4月,王慧荣获大同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自己富了不算富,如何能让乡亲们也尽快走上富裕的道路,成了王慧时常琢磨的事情。他说:“将来企业规模扩展了,我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做些慈善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丨No.48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