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毕腊英,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关心下一代标兵。1992年她接过了父亲捐资助学的“接力棒”,靠一勺一瓢养猪赚的辛苦钱先后资助了1000余名贫困学生,她也因此获得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扶贫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为了村里的环保建设,2017年5月她带头关闭了20多年建起来的养猪场,把圈存的肥猪和猪仔全部卖光了。她说:“助学这件事再难也要坚持干。关闭养猪场能补偿10万多元加上种植玉米的收入还够持续5年的公益助学活动。”(■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贾承斌 刘高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毕腊英向高平市关工委的领导介绍利用道德书屋教育小学生的情况。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种植的6亩玉米,本来是让自己喂猪的,现在也只好卖钱助学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80多岁的婆母病了,毕腊英每天都要两次煎熬中药送到床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这是毕腊英与丈夫20多年辛辛苦苦建起的养猪场,2017年5月,为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她毅然忍痛割爱把猪场关闭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一直在背后默默无闻地支持关心毕腊英扶贫助学的丈夫,冒着严寒清理已经关闭猪场的垃圾。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她在伯方村完全小学建起了道德教育书屋,藏书8000多本,利用 “道德教育书屋”教育孩子们明事理、懂礼貌,培育良好的家风,潜移默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娃娃们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毕腊英说:“助学这件事再难也要坚持干。拆除养猪场补偿的10万多元加上种植玉米的收入还能够持续5年的公益助学活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一有空毕腊英就来到伯方村完小做义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课余时间,毕腊英总会来到孩子们中间,给学校的孩子们讲励志故事,教育娃娃们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毕腊英和孩子们一起听完课后,与老师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一位素不相识的姐妹问她参加十九大的情况,她拿出手机指着现场拍的照片与人家分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这是从毕腊英手机上拍下的一张她刚参加完十九大,就应邀在武汉大学为师生宣讲十九大的截屏图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毕腊英看望幼儿园的孩子刚刚出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碰到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毕腊英总是要与人家唠会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走进晋城监狱,为监狱检察院的干部和狱警宣讲十九大精神。毕腊英常说:“咱一个农家妇女,在扶贫助学上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党和政府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连续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对我来说既是鞭策又是鼓舞,今后我要按照十九大精神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女承父业“接力助学” 26年捐资助学千余人|No.416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