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卖豆腐”,打铁排在第一位,这句老话说出了打铁这个行业的艰辛。在山西省盂县苌池镇东苌池村,62岁的尹俊杰老人依然坚守着这项老祖宗传下来的锻造技艺。(■本期摄影:程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正逢夏季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火苗被鼓风机吹得呼呼直窜,可在尹师傅的铁匠铺里,他和儿子将烧红的铁具放在砧子上,错落有致的挥舞着锤头抡锤锻打,铁花四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尹俊杰自2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打铁,如今已经从事这一行业37年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尹师傅说,打铁可不仅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除了有力气外,淬火和回火的技术也必须过硬。打制一件铁具,一般要经过六、七道工序:选料、加温、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等,每一道工序都考验着铁匠的经验与技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打铁除了工序繁杂外,还特别要有好的眼力,因为打铁不像做木工可以用笔和尺子涂涂画画,只能靠铁匠的眼力,才能打造出理想的物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上世纪八、九十代,铁匠活这门手艺在当时是十分红火的,加上尹师傅的手艺好,打造出来的锄头、菜刀、镢头和斧头等各种农具也受到人们的青睐,铁铺前是门庭若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一块刚刚烧红的生铁,经过铁匠师傅的快速锻打会变成各式各样的器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尹师傅使用多年的铁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尹师傅总会在得空的时候用炉中的炭块点上一支烟,动作潇洒悠然自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铁匠手艺炙手可热的年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一块生铁在火中慢慢变的通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盯火候考验着铁匠师傅的经验,也是打铁工序中最重要的一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在尹师傅的巧手下,一块块生铁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农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如今,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农机的广泛普及,打铁行业逐渐淡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尹俊杰说:“现在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农村的农活也越来越少了。在家的老人虽然还种点粮食,但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有了小型农机,传统的农具基本不用,而且现在年轻人也不再学习打铁这门技术了。十几年前,我们村有好几家铁匠铺,生意都非常好,但是现在只剩我这一家了,也许过不了多少年,“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那四溅的美丽火花,会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叮叮当当金花开” 即将消失的铁匠技艺丨No.37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