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张羽,山西省吕梁市新闻办一名普通科员,2015年8月3日被下派到岚县岚城镇双井村担任第一书记。86年出生,刚刚年过三十岁的他,在这个吕梁市最为贫困的小山村,背着自己寸步不离的双肩包一干就是两年,这里的村民亲切的给他起了个名字——“背包第一书记”。(■山西新闻网记者 阴豪 摄影报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离了啥,我也离不开这个双肩包”张羽拍着跟随了他多年的双肩包说道“里面装着笔记本电脑、工作笔记、各种村里的文件材料、雨伞、手电、充电器、备用外套还有简单的洗漱用品,每一样都是我的好帮手!”张羽书生气的外表配上黑色双肩包的形象和我们对村干部的印象大相径庭,但工作中的他却能稳稳的将双井村脱贫的希望担在肩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在张羽来之前,双井村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村委会办公场所的问题、小米销售问题、修路问题、精准扶贫等问题,但他坚信只要想办法这些问题就都能够解决。村委会的一排办公室就是在张羽筹备下刚刚建起的,虽然条件简陋、困难重重,但阶段性的成功让他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村产小米的销售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张羽经常会带着小米样品到附近的粮食收购公司去推销自己村的小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在外交流和推销村产小米,张羽总会用随身带着的笔记本记录下听到看到的经验和知识,回到村里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把本子上的内容传授给村民们。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本来我自己是有辆汽车的,但是走山里的路还是骑着摩托方便,还能看看沿途的风景,最重要是能省些汽油钱。”一辆老式的摩托车是张羽前往县城和镇上的交通工具,两年来,几十里的山路张羽骑着它不知道往返了多少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刚刚从镇上回来的张羽跟村委的牛支书商讨着夏季防汛工作的布置情况。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到双井村两年来,张羽和村委的牛支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学毕业的张羽虽然有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十足的干劲,但村里的很多事务还是需要牛支书帮衬着来,牛支书也总是热情的倾力相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张羽走进农户的土豆窖考察情况,今年他还想给村里建起更多类似的土豆窖,因为只有良好的储存环境才能让村民们的土豆卖上好价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精准帮扶明白栏”是村里刚刚落实的扶贫新政策,张羽挨家挨户的为村民们解释优惠政策和新的帮扶条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来到“低保老人”张乃玉的家门口,老人亲热的一把拉住了张羽的手,嘴里一直念叨着“好孩子,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张羽对村里的贫困老人们都照顾有加,总是体贴入微的关照着老人们的衣食住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背包书记”是双井村村民们对张羽的称呼,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村前村后,他的黑色双肩包总是出现在村民们最需要的时候。包里的笔记本电脑更是张羽随时传授村民们农业知识的得力助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夏至临近,村里的玉米长势喜人,张羽总喜欢到地里看看,看看绿油油的庄稼,或是跟乡亲们拉拉家常,这时候的他既快乐又放松。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回到住处,张羽总是第一时间就图文并茂的将一天的工作记录在笔记本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端起饭碗已是夜幕降临,张羽接到了上级的最新安排,未来的两年他将继续留任双井村的第一书记,面对着带领村民们脱贫的重任,他的脸上写满了压力也满怀着憧憬。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大山深处贫困村的85后“背包第一书记”丨No.36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