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卞春有,太原人,几年前从收入丰厚的公司辞职,专心做起了木雕匠人,他觉得现代人的快节奏,带走了很多原本质朴的时光,现在,应该让大家慢下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雕刻师,就是他的选择。对于一名雕刻师来说,最漫长的时间,往往不是雕刻,而是思考,一块木头,赋予它新的生命,而哪一种才最适合它,往往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都不断在脑海中萦绕,直到有一天灵感的闪现。(■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武博)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每天清晨,因为喜欢运动,喜欢看书,卞春有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晨练之后,上网学习或看书,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一壶茶,一盒香烟,一块木头,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在他的小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原料,丰富的造型,给了雕刻师无尽的想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他的工作室在一处偏僻的平房里,当时选择这里,就是因为安静,鲜为人知的两间屋子里,一段时光的雕刻便由此开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其实,他本人一直对美术和古建筑雕刻充满兴趣,再加上儿时受到做机械工程师的父亲做事认真,爱琢磨,爱钻研的影响,在他心中,成为一名雕刻师,是他不断努力的方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一开始做雕刻,卞春有吃了不少苦头,这几年,他走南闯北,拜师学艺,为人正直,一丝不苟的精神,让他在雕刻技艺上逐步得到了提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卞春有的木雕主要以随型走心的雕刻件为主,根据原材料上的型、洞、疖、疤、痕、瘤等特点进行设计创作,力求保留原木的形态,并进行加工创造。一件木雕作品的诞生,总在“千刀万剐”之后,其实用这个词形容并不夸张,相对于现代机械加工的便捷来说,这样的手工雕刻可能显得非常的简陋,甚至是笨拙,但就在这一雕一刻之中,一股暖暖的人情味却传递其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一些木友或是同行的到访,有时侯也会打乱雕刻的思路,但在他看来,又是一种交流和精进,朋友经常会给他带来新的思路和灵感,一起喝茶聊天,在他看来更是一件简单愉快的事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雕刻是个精细活儿,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和熟练的技艺,同时也需要通过传统刀具、电子刀具在不同步骤中完成一件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一些细小部分的雕琢,需要加倍的时间来完成,尽管非常精细,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小的失误,所以更加要求雕刻师有灵活的应变。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其实才是雕刻师作品的开始,在不断的学习中汲取灵感,在完全自我的世界中,开始雕琢自己期待的作品,这是属于雕刻师的时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大部分雕刻师都会有熬夜的习惯,当一切都安静下来之后,卞春有便开始精修他的作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一件木雕作品,通常都需要经过选料、设计、打坯、修光、精修、打磨等工序,方可传递雕刻师的创作思想和情感,才能让木头展露风华,蜕变重生。木雕功夫重点在刀具的应用,虽然现代工具的出现,让我们有了更加便捷的手段,但对于一名雕刻师来说,刻刀才是作品生命的起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除了一些大件的雕刻之外,微雕也是非常吃功夫的一项,以小见大,微观世界中的精致更容易打动心灵。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卞春有常说一句话,随型走心,合理利用原有木头的形态、纹理、色彩,从中寻找美,发现美,注入艺术的构思,才能真正赋予它生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卞春有新作《五福临门》即将完成,值此新春来临之际,他也借此作品向各位朋友、同行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开门大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木雕匠人的雕刻人生丨No.332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