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山西省翼城县南梁镇中贺水村远近闻名。中贺水村南有“林泉”,曾在民国八年为翼城八景之一,发源于绛属之东贺水,有泉眼数十处,自平地涌出。由于林泉的泉水优质,自古以来中贺水村民都以做豆腐为生,用林泉的泉水做出的豆腐细腻鲜嫩,且出豆腐多。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稷山的枣,高平的梨,贺水的豆腐属第一。”现在仍有村民用传统工艺做豆腐。村里的马年来今年已65岁,和妻子经营着一家豆腐坊,他从24岁便开始学习用传统工艺做豆腐,与豆腐结下浓浓的情缘。(■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吕青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到集市上买了些大豆回来,据他说他采用的大豆都是当地老百姓自己种的,这样的豆子做出来的豆腐吃着放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买豆子回来了,老伴赶紧着手给老马做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加上一个热馒头,再配点咸菜,老马说这是他最爱吃的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吃饭的时候,老伴也不闲着。她捞出泡好的大豆,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夫妇俩正在磨豆浆。柴火豆腐要求全手工制作,费时费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将前一天晚上泡好的豆子磨成浆,然后过箩、筛浆,随后将筛过的浆倒入火灶上的大铁锅中煮制。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豆浆烧火加热至沸腾。在他的豆腐作坊,砖土垒制的火灶格外引人注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与现代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豆腐相比,柴火豆腐别有一股浓浓的豆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豆子的原味,吃后让人口齿生香。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柴火豆腐,顾名思义,就是用柴火烧制而成的豆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卤水点好的豆浆,就成了豆腐脑的形状了。老马制作的豆腐不仅豆香味浓,而且滑嫩可口,这与他点豆浆的深厚功力大有关系——点少了,豆腐太嫩,不成样;点多了,容易硬、老,豆腐就做砸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在缸里拿起一张形似豆腐皮的东西,他说:“这可是好东西,豆腐精华。”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夫妻二人准备把熬好的豆腐装在模子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把石头压在模子上,豆腐需要这样压制4小时左右。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的妻子对做好的豆腐进行修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老马早早起来准备出门卖豆腐,妻子也在一旁忙着张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在带着寒风零下四五度的凌晨,老马骑摩托车离去,开始他一天的生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老手艺人坚守传统40载 诠释柴火豆腐独特魅力|No.321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