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韩来香,原籍山西高平人,现住翼城西闫曹公村,虽已有75岁的高龄了,但在家里仍然从事的自己剃头的老本行。韩来香刚满15岁时,就拜师学艺,随师父到了翼城县剃头,那时一年要交5担粮食折抵学费。学成后加入翼城县服务公司国营理发店,在翼城成家立业。他退休后回村里仍没有放下剃刀,坚守自己的手艺。他现在虽然上了年纪,但现在一年还要理发一千多人次。年轻的时候他一天会给十几个人理发,60年算下来,他已经理发6万人次。他说:“不剃头,自己就像缺少点什么,再说现在能刮好脸的人已经不多了。”(■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胡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的小屋不大,床上坐着等待刮脸理发的人。由于他的手艺好,又有绝活,收费又很低,周围几个村的人都找到他家里刮脸剃头。前几年他曾摔了一跤,摔的腰骨骨折,一直都弯腰困难,现在已经不能给个子低的儿童理发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打眼”就是清理眼睛的脏物,是剃头师傅必须掌握的一项手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理发后对头发的清理是有讲究的,顺序不能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剃头手艺的好坏,剃头刀很关键。刮脸时边边角角要清理净,顾客才能舒服。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还有一门手艺就是“撞火”,即瞬间使人休克,一两秒后再唤醒,这样可提神醒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唤醒客人,老韩说:“现在一般不再做撞火了,有危险性,现在人不知咋了,大都有高血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清理发屑很讲究,首先用笤帚扫,然后用毛巾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小屋的窗户小,采光不好,白天也需要开灯才能理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客人不多的时候,老韩的老伴就坐在床边陪着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的小屋本身就不大,墙角还堆着杂物。即便条件如此简陋,每天还是会有好多人前来理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等着客人都走了,老韩又过来帮着老伴做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磨刀的皮子就挂在门口,每次理发他都要把剃刀蹭几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的房后是村上的一条街,村里人大都喜欢端碗出来在这里吃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邻居开车路过,主动和老韩打招呼。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累了,静静的坐在床上休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这个椅子是老韩设计制造的,跟着他十几年了,椅子磨的铮亮发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一位邻村的老顾客前来理发,理完发后老韩一直将其送到门外。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理完发顾客在院子里告别,老韩叮嘱他注意安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的腰又疼了起来,他便斜靠在了床上。老伴过来帮他敲腿,他闭上眼,享受着那份情感。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老韩不善言谈,却博得众人的赞赏。老韩虽然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但他仍然割舍不下那把剃头刀,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那份信念。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七旬老人理发六十载 难舍“剃刀情缘”丨No.30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近2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