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周裕德师傅,今年50岁,江西省吉安市人,妻子李香与其同岁。2006年夫妻俩来到山西省襄汾县城租了一个简陋的小门面,白手起家干起了“弹花”小生意,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十年之久。周裕德夫妻刚开始时没有任何设备,凭着勤劳的两双手、熟练的手艺、艰苦的创业,一步一步地把手工作坊做得名声鹊起,在襄汾当地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如今,夫妻俩购置了电动机械式弹花机、压实机、缝线机等专用设备,不仅减少了劳动强度,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李现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弹棉花”不仅脏累、费力,也是个精细活,对手艺要求非常高。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周裕德师傅对棉花进行称斤,这是弹棉花的第一道工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按照客户要求加工棉胎外护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把弹好的棉胎从木制滚筒上取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从弹、拼到拉线、磨平,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也挺费时间,周师傅夫妻俩这么熟练的手艺,这一天下来也就不过能弹上十几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将棉胎的两面用白纱布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夫妻俩密切配合把加工好的棉被进行最后的封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妻子李香做起活来干净利索,她正在对加工好的棉胎进行外部铺纱加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一干起活来就没有办法停下来,一天下来腰酸腿疼是正常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周师傅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这就是周裕德夫妇为之奋斗十年的地方,一个简陋、面积不大的手工加工作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客居北方的“弹花”夫妇丨No.27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1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