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2015年艺术品市场很多古玩商面临艰难的抉择,市场整体销售下降了70%左右,古玩行业慢慢进入经营寒潮。山西在全国古玩行业中是比较活跃的一个省份,由于山西的地域文化雄厚。各代传承下来的各种古代艺术品遍布山西省境内,尤其是以明清时期的晋商为代表遗留下来大量的珍贵古玩遍布着山西各个古玩市场。古玩行业从业者以数十万计算,其中,不少世代经营古玩的从业人员。由于时下的全国性经济调整,这些以古玩为生的人群,他们的生活或多或少的受着影响,有的已经被洗牌出局。(■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陈卫)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一间古玩店铺挂上了转租的字条。运城和侯马地处山西的晋南段,数个古玩城坐落在两个城市之中,近千家古玩店铺分散在各个古玩市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杨军民,网名古兵,在运城市某古玩城经营着一家古玩店铺,尤其擅长古代兵器,在国内古兵器圈内小有名气,不大的古玩店铺经过其细心的经营,让他把自己的店铺做的风生水起。但是,2015年的古玩市场却让他非常迷茫,一落千丈的生意让他倍感迷惑。他说,他希望这种寒潮尽早结束,虽然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没想到市场比他预期的更糟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对于造成这种寒潮的原因,古玩商们经常聚在一起,分析着各种原因。在运城和侯马开着两家店的董建军认为造成目前的情况除了国家的政策影响之外,主要是喜欢收藏的一些老板由于企业发生变故而放弃自己的爱好造成古玩少有问津。他说,目前的交流只限于古玩商之间的交流。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古玩商的赞同。近三个月来,董建军的古玩收入从数月前的每周几万元下降到每周数千元的收入,甚至还有几百元的收入额,最糟的时候有时都不开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生意的冷清让古玩店老板们经常聚在一起打麻将消遣时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对于目前的古玩市场,很多古玩商自发寻找出路,互联网交易和微拍被古玩商们做的热火朝天。“这只是一种表相,不管是运用什么办法交流,也是行业内人员自我的一种调节。”小董这样说道。小董是一个钱币经营商,除了在运城经营家古玩店外,有时候周末会去侯马古玩城摆地摊,但是,其大量的业务就在互联网上。2015年的抗战纪念币和航天纪念币的发行,让他在互联网交易上着实忙了一阵,调动数十万资金买入卖出各种纪念币。由于纪念币的价格不确定性让他几乎没有挣到很多的利润。他说这种交流,纯粹是行业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包括人为的炒作在里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肖瑞在自己的店铺里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对于以后的生意他认为比现在可能还要难干。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肖瑞的儿子坐在古玩店里玩着手机,看着自家在网上店铺的生意,肖瑞在走廊里来回走着,他说对网上的生意他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抱有很大的信心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邵红,网名风中柳絮。运城市一家专科医院院长,同时也是一家民间博物馆的馆长,自幼喜欢瓷器杂项。他担任着国内诸多艺术品交流网站的版主,其经营的博物馆收藏着明清时期数千件各种瓷器。由于受到古玩寒潮的影响,他现在已经基本不再下乡收购。但对于他喜欢的一些精品,也频频出手在藏家手中购买,他认为这几年是古玩行业大洗牌的时候,市场的规律必定会淘汰一部分经济实力不强,同时没有好的藏品的古玩商。现在如果碰到好的藏品可以及时补仓。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邵红正在自己的博物馆里欣赏着自己喜欢的瓷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山西晋南地区最大的一家古玩城,这里一度云集着大量的古玩商贩。2015年之前,这里的交易异常活跃,据业内人士透露,曾经这的古玩城每周店铺和地摊的交易量一度达到上百万元甚至近千万元。15年的后半年至16年元月中,这里的交易量呈直线下降,有的地摊和店铺会经常“剃光头”。成交量能达数十万就算已经不错了。一个在此经常摆摊的安徽籍古玩商说去年在这里是挣钱的,如今只能勉强维持,甚至还要赔钱。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一名收藏爱好者正在和摆地摊的古玩商付钱,这样的场景比起以前来少见多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一位年老的古玩商在自己的地摊前吃着几元钱的饭,一上午他的生意并不怎么好。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邵红在自己的博物馆里接着电话,电话的另一端是一个古玩“铲地皮”的(古玩行业“专业术语”,指的是活跃在最底层的古玩贩子。)对于普通的东西,邵红现在一般都拒绝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周六是侯马古玩市场摆摊的集市,每周六这里都会有大量的周边地区和县市的古玩商云集在这里交易。一名收藏爱好者正在地摊前挑选古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两位年老的古玩商等候着生意的到来。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一位古玩商趴在自己店铺的柜台上,看着满柜台的货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2016年是一个新的开始,两地古玩商们,纷纷做好了迎接更大寒潮到来的思想准备。有的古玩商已经转行,但大部分还在坚持和观望。在一线收购古玩的基本上是以当地的农民或下岗职工为主,他们信守着自己对古玩行业的那份情节,在16年的寒风中,守望着自己的未来,他们希望这股寒风很快过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古董商眼中的市场寒潮|No.258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1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