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临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以县为单位,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最,2015年临县80多万亩红枣大丰产,产量达到3.6亿斤,但在销售上却陷入瓶颈,卖不出去的红枣,让37万人的枣农欲哭无泪,十分着急。摄影师呼吁:网友看到这组图片的同时,请用实际行动帮助枣农,前往购买。(■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刘众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曾经任临县丛罗峪镇刘家山村的村委会主任刘玉勤(图右)说:“全村有1860亩枣林地,2015年产量40多万斤,现在只卖了2万斤。”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丛罗峪镇红岩洼村王进珍,今年53岁,自他记事以来,2015年红枣收成是最好的一年,他家的10亩地,可收获1万斤,每斤卖5毛钱,才能卖5000元,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收入。2014年,红枣基本烂掉了,打枣860斤,每斤卖1元4角,收入1200元。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枣农家里储放的红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王进珍说:“丰产还不如减产,收入少了,还得多费力气。”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枣农看着雪后的红枣,很心酸。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生产经营红枣,十分艰辛。红枣大丰产,但是,在农民的脸上看不见笑容,多数人面带愁容,卖不上好价钱,收入少,看不到希望。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红枣丰产不丰收,打枣、捡枣、往回背都非常费工,打枣收入不够给人付工钱或吃喝招待费,或不够自己从外地回来的往返费用,因此,一部分人宁愿不收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枣区,随处可见树上的枣儿没有人打,落在地里的枣没有人捡,任凭雨淋烂掉,就连任由风吹落到路边都无人捡。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刘玉勤本人有枣林地20亩,今年收获8000斤,一颗也没有卖掉。他说:“2014年秋雨连绵红枣霉烂,只收获600多斤,2013年也是收获600多斤,真的不知道下一年又会如何。”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昔日车水马龙的红枣收购点,此时此刻看着很冷清。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图为摄影师曾经拍摄出来打枣的枣农们的画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曾经出来打枣的枣农们。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雪后的枣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背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收获的大枣鲜少有人问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红枣大量滞销 “红枣之乡”卖枣难 | No.256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1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