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丁村土布,又叫老粗布、手织布,是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村民传承沿用的一种纯棉纺织品,有着几千年的生产历史。如今,借力丁村民俗博物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任春秀让这一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又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2006年,38岁的农家女任春秀(小名狗妮)在丁村自己家中创建了手工织布农家作坊,当时只有一个人,用的还是奶奶留下的一架老式木制织布机,一台手工纺线机。2008年初,随着事业的扩大,狗妮招兵买马,寻找租赁场地,购置设备,在丁村民俗博物馆内建了丁村狗妮土布专业合作社。经过10年时间,狗妮织布社已经发展成了拥有4家手工作坊、10架织布机、18家庭院作坊,以生产床单、被罩等10余种土布品种的小型农家企业。其产品以冬暖夏凉、透气吸汗、手感厚实、质地柔软、绿色天然的特点,受到了当地群众和游客的欢迎。(■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 李现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一送一钩是穿攒的主要步骤,必须做到细心,稳准,配合默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遇有关键环节,狗妮都是亲自操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少女时代的狗妮,趁奶奶不在家便偷偷爬上家里的纺织机“过把瘾”,织出来的布却也是有模有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一大早,狗妮正在整理昨天生产出来的手工粗布制品,供游人选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五彩斑斓的棉线在织女手中变成了图案丰富多彩的粗布用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从事织布的都是本村的村民,年龄最大的70多岁,农忙时种地务农,农闲时纺线织布,挣点工资补贴家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像这样的经线动作,狗妮每天都要重复走几百个来回,一天下来,腰酸腿疼是常有的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坐上纺织机,一手穿梭,一手推板,同时双脚在四个脚踏上起伏,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妇女们稳坐机上,穿综飞线娴熟有致,仿佛不是劳作而是表演绝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将棉花纺成白线是手工织布的第一道工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将纺线缠绕成线梭供织布机梭子使用。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手工粗布还可以加工成睡衣、内衣、袜子等生活用品。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手工织布社位于丁村民俗博物馆内,这也使其成为游人观赏的一大景观。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木制织布机是手工织布的主要工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穿攒必须做到细心,稳准,确保每空一根,排列均匀,不能混穿和跳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穿攒是手工织布关键环节,必须两个共同操作才能完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纺织过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就属“牵经”了,将一根根棉线牵起,绕过木桩,按照一定的花色搭配,将数百根棉线按照顺序穿插排列。执线时,手要保持平衡,不然牵出的经线松紧不一,织布时易被梭子打断。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经线工序,就是把70条线按照不同的颜色搭配整合在一起。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自己研制的绕线梭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狗妮的土布绝活技艺丨No.230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1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