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1984年出生的杨百鸽,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山西运城平陆县工作,现在一家商品楼开发企业做销售经理。百鸽的娘家在平陆县坡底乡马泉沟的小山村里,离县城60余公里,是著名的水化柿饼的产地。百鸽父亲杨中刚是村里的柿子大户,现有100多棵树,每到柿子成熟后都要忙活几十天。多年来,杨百鸽不管是上学还是在外打工,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他都回来和家人劳作。在这个不大的小山村里,人们每年都会看到身着红衣的身影忙碌着。她默默的孝行,为秋色增添了不少的靓丽。(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胡波)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百鸽和她父母亲在地里收柿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高处的柿子收起来很费力气。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不能站人的树枝,需要竹竿来采摘。摘下的柿子,不能从竹竿上掉下来,否则柿子会被摔伤。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柿子掉在地上会摔伤,要轻轻的拿。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在地里要把柿子把修剪好,为下一步挂柿子打基础。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杨百鸽和父亲把柿子抬上车,从地里到家还有好远的距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整车的柿子被运到家门口。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院子里已挂了不少前几天收回来的柿子。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百鸽正在清理大门口,她是个爱干净的人。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院子北侧是父亲养的蜜蜂,百鸽经常帮父亲打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回到家的百鸽还帮助邻居大娘干些活。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午饭过程中,百鸽先给父亲递上馒头。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一家人坐在一起给柿子削皮。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削皮前,先必须将柿子屁股用刀去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柿子不留死角。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柿子皮飞出来像道彩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玉米和柿子被挂在同一个房沿下。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每次回家母女俩都有说不完的话。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削好皮穿起来的柿子先挂满院子,柿子挂起来要凉晒20多天。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晒好的柿子摘下来,还要装到大缸里闷捂5天晾3天,要几个来回才会出霜。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百鸽家门口这颗大树,每年要挂她家大部分的柿子,这颗树与她家有太多的渊源,连她父亲都说不清这颗树是哪年栽种的。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被挂满柿子的大树。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收回来的柿子需要晚上继续加工,不仅要赶时间也要为明天收获的柿子腾出地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每年回家收秋真的只是收秋吗?也许是父母想念儿女的恰当理由,也许是赴一场亲情或友情的邀约,多久没回来了?多久没相聚了?常感慨时间都去哪了,也许就在驻足停留的瞬间,那些美好便又与你不期而遇。回家收秋吧,回家看看父母,也让父母看看你;回家收秋吧,和老友聚聚,也让儿女喊他们一声叔叔阿姨;回家收秋吧,亲亲故乡的泥土,也让故乡的泥土亲亲你。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80后女经理返乡摘柿记丨No.224
《山西新闻网视觉志》,是山西省最受关注的原创图片新闻发布平台,由山西新闻网视觉部具体运营。山西新闻网视觉部记者与旗下遍布全省各地的100名本网持证特约摄影师不定期将各类鲜活题材发布与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采编邮箱:sxrbsjz@126.com,公众微信:Asxsjz,主编微信:kingbackL,合作电话:0351-4281495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